草鱼斜管虫病是鱼类常见寄生虫病,需科学防治
一、认识草鱼斜管虫病
草鱼斜管虫病是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之一,对养殖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益产生严重影响。斜管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鳃部、皮肤和肠道,严重时会导致鱼苗大量死亡。
- 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
- 体色变暗,鳃丝发白。
- 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 严重时,病鱼会大量死亡。
- 误区一:认为斜管虫仅在鱼苗、鱼种阶段发生。
- 误区二:认为斜管虫是靠接触病鱼体而传播的。
- 误区三:认为斜管虫病仅发生在春秋季。
- 误区四:用药不当,造成病情加重。
- 误区五:忽视预防措施,导致病鱼大量死亡。
阶段 | 防治方法 |
---|---|
预防 | 1. 清塘消毒,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彻底消毒。 |
预防 | 2. 使用渔有福百草益甘旦保肝护胆,提高鱼体免疫力。 |
治疗 | 1. 使用渔有福百草驱虫净进行驱虫治疗。 |
治疗 | 2. 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进行浸泡消毒。 |
五、案例分享
某养殖户在养殖草鱼过程中,发现鱼苗大量死亡,经过检查确诊为斜管虫病。经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病鱼数量逐渐减少,鱼苗生长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草鱼斜管虫病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治疗和日常管理。通过科学防治,可以有效降低草鱼斜管虫病的发生率,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草鱼斜管虫病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会引起鱼苗大批死亡。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仅少数个体浮于水面,摄食能力减弱,呼吸困难,反应迟钝。病鱼体色稍深,口张开,不能闭合,皮肤、鳃部黏液增多。镜检病鱼鳃丝,可见大量活动的椭圆形虫体。斜管虫病的流行季节为3-4月和11-12月,水温15-25℃时最易发生。
二、防治误区解析
在防治草鱼斜管虫病的过程中,养殖户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1. 认为斜管虫仅在鱼苗、鱼种阶段发生,成鱼不会感染发病死亡。 2. 认为斜管虫是靠接触病鱼体而传播的,实际上斜管虫可以随水、水中生物及工具等传播。 3. 认为斜管虫病仅发生在春秋季,实际上斜管虫在夏季连续阴雨导致温度下降时也会大量繁殖。 4. 认为斜管虫寄生在鳃部发病当作其它问题处理,造成久治不愈。 5. 认为碱性水质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效果很差,而有些斜管虫药则需要将水质调成碱性方可见效。
- 清塘消毒: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 预防措施:在养殖过程中,拌料内服渔有福百草益甘旦保肝护胆,提高鱼自身体质和免疫力。同时,使用渔有福百草驱虫净进行预防,纯中药成分,无毒无污染,不伤水不伤鱼。
- 治疗方法: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时,可用125mg/L福尔马林溶液浸洗病鱼10-15分钟,间隔24小时再洗一次。病情严重时,可全池泼洒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
- 注意事项:防治过程中,要根据鱼体质和水温调整用药量,避免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13年,涟水县某养殖户的草鱼苗种爆发斜管虫病,导致鱼苗大量死亡。经过专家诊断,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清塘消毒: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 预防措施:在养殖过程中,拌料内服渔有福百草益甘旦,提高鱼自身体质和免疫力。 3. 治疗方法:病情较轻时,全池泼洒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病情严重时,采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洗病鱼。 4. 注意事项:根据鱼体质和水温调整用药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