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黄鳝放苗初期,如何减少应激、开口训食、改底

一、苗种选择与下苗时间

正确选择苗种和下苗时间是减少黄鳝应激的关键。

黄鳝放苗初期,如何减少应激、开口训食、改底
选择标准 具体要求
无病 选择体表无腐烂病灶、无水霉病、无寄生虫病、无肠炎病、无感冒病的苗种。
无伤 选择无针眼、无皮肤擦伤、无腹部磨伤的苗种。
体质 选择手感硬朗,有较大挣逃力量的苗种。
下苗时间 6月下旬至7月中旬,这一阶段鳝种通过自然肥育,体质健壮,适应新环境。

二、减少应激,提高成活率

为减少黄鳝应激,提高成活率,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 使用“抗激灵”或“鳝鱼金维”泡苗,减少应激反应。
  • 下苗后连续3天网箱内泼洒抗激灵。
  • 适时消毒,减少细菌性疾病的感染源头。

三、开口训食,提高开口率

开口训食是提高黄鳝开口率的关键环节,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 黄鳝处于饥饿伏态时,可于第三天傍晚7点后进行引食。
  • 将活蚌肉、蚯蚓、鲜鱼等磨成浆,拌上“鳝鱼诱食促长剂”和“鳝鱼金维”进行训食。
  • 投喂量逐次增加,逐渐减少蚯蚓比例,增加鱼浆比例。
  • 从下箱后第8天开始加入人工饲料,按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增加。

四、改底,优化水质

改底是优化水质、提高黄鳝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 适时消毒,控制池塘丰度,提高藻类产氧能力。
  • 通过机械增氧、水体微生态调节等手段提高整个池塘的溶氧水平。

黄鳝放苗初期管理要点包括苗种选择、减少应激、开口训食、改底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黄鳝养殖效益。


谈完黄鳝放苗初期,如何减少应激、开口训食、改底?,我们再进一步讨论黄鳝放苗初期,应激减、开口快、底质稳。

黄鳝养殖:放苗初期关键策略解析

在黄鳝养殖的初期阶段,如何有效减少应激、快速开口、稳定底质,是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

精准把握放苗时机,预防应激反应

放苗的时机选择至关重要。根据我们的经验,6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放苗的黄金时期。此时,鳝种经过自然肥育,体质恢复,且天气变化不大,水温稳定,有利于减少应激反应。

黄鳝放苗初期,如何减少应激、开口训食、改底

科学训食,提高开口率

训食是提高开口率的关键环节。我们采用“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确保黄鳝能够顺利开口。具体操作如下:

  • 定时:每天傍晚6-7点投喂。
  • 定量:初期投喂量按鳝种总体重的1%-1.5%计算。
  • 定质:以鲜活饵料为主,如活蚌肉、蚯蚓、鲜鱼等,并添加“鳝鱼诱食促长剂”和“鳝鱼金维”。
  • 定位:饲料投放点固定在网箱中央。

合理调整饵料,促进健康生长

在训食过程中,逐渐减少蚯蚓比例,增加鱼浆比例,有利于黄鳝健康生长。此外,适时添加人工饲料,保持饲料与鱼的比例在1:2左右,有助于提高黄鳝的成活率和产量。

加强水质管理,稳定底质

水质管理是保证黄鳝健康生长的关键。我们采用以下措施:

  • 适时消毒:下苗后5-7天进行池塘、网箱消毒,减少细菌性疾病感染。
  • 增加溶氧:通过机械增氧、水体微生态调节等方式提高溶氧水平。
  • 控制池塘丰度:合理控制池塘中的浮游生物数量,保持水质稳定。

黄鳝养殖放苗初期的管理,需要养殖户们细心观察、科学操作。通过精准把握放苗时机、科学训食、加强水质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应激、快速开口、稳定底质,为黄鳝养殖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信在广大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黄鳝养殖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