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育雏鸡饲养需注意温度、湿度、营养均衡

在鸡场的日常运营中,育雏鸡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雏鸡的健康成长和成活率。下面,我们将从温度、湿度、营养均衡和疾病防控四个方面,为您详细讲解育雏鸡的饲养攻略。

育雏鸡饲养需注意温度、湿度、营养均衡

一、温度控制

育雏阶段 适宜温度 注意事项
1-7天 32-35℃ 保持温度稳定,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8-14天 28-32℃ 逐渐降低温度,促进雏鸡适应环境
15-21天 23-28℃ 继续降低温度,保持适宜
22-28天 18-23℃ 逐步过渡到常温,提高雏鸡抗病能力

温度控制是育雏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雏鸡造成不利影响。

二、湿度调节

育雏鸡舍的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过低会导致雏鸡脱水、消瘦,影响食欲;过高则会导致雏鸡舍内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

三、营养均衡

育雏鸡的营养需求较高,饲料应选择营养全面、易于消化的全价颗粒饲料。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确保雏鸡健康成长。

四、疾病防控

1. 消毒:定期对育雏鸡舍进行消毒,包括地面、墙壁、空气等,以杀灭病原体,预防疾病发生。

2. 隔离:将病鸡与健康鸡隔离,防止病原体传播。

3. 饲料安全:确保饲料来源安全,避免饲料污染。

4. 疫苗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对雏鸡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雏鸡的抗病能力。

育雏鸡饲养过程中,温度、湿度、营养均衡和疾病防控是关键环节。只有做好这些环节,才能确保雏鸡健康成长,为鸡场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对育雏鸡饲养需注意温度、湿度、营养均衡,避免疾病。有了初步认识后,再研究一下育雏鸡关键:精准调控,健康养殖新趋势。

雏鸡育养第一步:饮水与开食策略

当雏鸡抵达养殖场后,首要任务是确保它们顺利饮水。考虑到长途运输的疲劳,建议让雏鸡稍作休息后再饮水。初次饮水推荐使用红糖水或葡萄糖水,以帮助它们恢复体力。此外,使用七天乐等注射液饮水约4天,有助于雏鸡更好地吸收卵黄。饮水后,应在3小时后进行开食,注意饲料与饲养环境的差异,引导雏鸡正常进食。

育雏鸡饲养需注意温度、湿度、营养均衡

光照与通风:育雏环境的关键要素

光照对雏鸡的生长至关重要,不仅能促进性成熟,还能起到杀菌作用。育雏初期,保持约23小时的光照时间,随后逐渐减少至18小时,并每周递减约2小时,直至自然光照。同时,确保鸡舍通风良好,气流速度一致,避免贼风和穿堂风,特别是在高密度养殖时更要重视。

温度与湿度:育雏期的精细管理

育雏期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高温低湿会导致雏鸡水分蒸发过快,降低摄食量,甚至脱水,诱发呼吸道疾病。地面洒水调节湿度时,注意避免形成低温高湿的空气层,对平面和立体笼养雏鸡均不利。对于生长迅速的肉鸡,3周龄以后的雏鸡更需注意通风换气。

分群饲养:关注雏鸡个体差异

在雏鸡养殖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强壮、瘦弱及生病的雏鸡应分群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温度能有效提高雏鸡成活率。温度控制包括育雏鸡舍温度和育雏器内温度,鸡舍温度应比育雏器内温度低5-8℃,确保育雏器内靠近热源处温度较高。

断喙与称重:雏鸡成长的细节关怀

雏鸡生长到一周左右时,进行断喙处理,保留上喙一般,下喙保留2/3。断喙后对伤口进行烙烫,防止感染。同时,定期称重,查看平均体重,对体重未达标的雏鸡进行单独饲养,补充维生素C等物质,促进其生长。

消毒与试温:确保育雏环境安全

雏鸡转群后,对育雏舍进行全面消毒,清洗消毒饲养用具,空舍半个月左右。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或喷火焰机灼烧墙壁、地面等。熏蒸消毒时,确保鸡舍密封,使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一天后开门窗透气。进雏前进行试温,调整至35度左右,确保温度稳定,满足育雏要求。

夏季降温与冬季保温:应对极端气候

夏季做好降温工作,避免鸡舍温度过高影响鸡的生长;冬季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北方地区,采用封闭鸡舍,添加热源取暖。注意密闭空间中的通风换气,防止鸡群密度过大导致的空气质量问题。

防疫与营养:保障雏鸡健康成长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鸡场和鸡舍进出口设置消毒坑,定期消毒鸡舍场地和用具。孵化室加强种蛋消毒工作。注意日粮营养,确保饲料清洁新鲜,满足雏鸡的营养需求。同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预防疫病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