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分区养殖
作者:农资挚友•更新时间:8天前•阅读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规模化、生态化养猪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将从科学规划、分区养殖等方面,探讨如何打造绿色生态猪场。
一、总体规划布局
猪场布局要遵循“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健康猪与病猪分离、净道与污道分离”的原则。具体来说,可以将猪场划分为四个功能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隔离区。
功能区 | 主要设施 | 位置要求 |
---|---|---|
生产管理区 | 办公室、财务室、接待室等 | 远离生产区,优越位置 |
生产区 | 猪舍、生产设施 | 中间地带,上风口 |
生产辅助区 | 饲料间、仓库、配电室等 | 靠近猪舍 |
隔离区 | 兽医室、隔离猪舍、病死猪处理区 | 下风向、地势较低处 |
二、生产管理区
生产管理区包括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和办公设施,如办公室、财务室、接待室、资料室等。该区域应远离生产区,并处于优越的位置,便于管理。
三、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公猪舍、空怀配种舍、妊娠母猪舍、分娩母猪舍、后备舍、测定舍等。该区域禁止一切外来车辆与人员进入,以利于防疫。
四、生产辅助区
生产辅助区主要包括饲料间、人工投精室、水塔、锅炉房、仓库、配电室、屠宰室、装猪台、出粪台、沼气池等。该区域应注意避免外来车辆进入生产区,水源、电源应靠近猪舍。
五、隔离区
隔离区包括兽医室、隔离猪舍、病死猪处理区、粪便污水处理设施。隔离猪舍应远离生产猪舍,且处于常年下风向或侧风向。无害化处理设施应设于主风向的下风口。
六、种猪舍建筑
种猪舍建筑要符合种猪繁育场的工艺流程,同时兼顾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的控制。猪舍地面、墙体、门窗、屋顶等要采取特殊处理,确保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
七、种猪舍建筑类型
种猪舍建筑类型可根据屋顶形式、墙结构、猪栏排列、用途、结构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双坡式、联合式、平顶式、单坡式、拱顶式、钟楼式、半钟楼式等。
环保大环境下,规模化、生态化养猪势在必行。科学规划、分区养殖,打造绿色生态猪场,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