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建设智能养猪生态,如何让畜牧业生产效率翻倍

在许多人印象里,猪舍必定是臭气熏天,小猪都该趴在粪尿堆里,一身脏兮兮的样子。这可就错了,如今,京郊养殖场已建起了现代化猪舍,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调控猪舍环境,让小猪在清洁舒适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建设智能养猪生态,如何让畜牧业生产效率翻倍

走进位于昌平区流村镇北庄户村的轶雄养殖有限公司,一栋栋标准化猪舍排列整齐,生猪存栏5000多头。产房内,小猪仔在干净的保温箱内进食。这里安装了环境监控系统,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数据可实时监测。

智能监控系统减少疾病发生率与损失

有了这套智能化系统,管理员孙振清感觉特别舒心。“以前养殖场的产房主要靠温度计采集数据,湿度则主要靠体感,得特别精心,湿度太高小猪仔容易闹病拉肚子。”他点开手机上的APP,室内温湿度一目了然。“现在产房里划分了饲喂区、躺卧区、排泄区,温湿度适宜,精准化养殖,小猪不爱闹病,更加健壮。”

据了解,市农业局畜环站分别在该场两栋产房和一栋肥猪舍建立了环境智能控制示范,产房的仔猪保温箱还安装了自动温控系统,改变了以往人工逐一启动、频繁更换灯泡的状况,一键即可开关暖灯。肥猪舍内统一安装了控制风机、湿帘等设施,建立了温度和空气质量兼顾的综合调控系统,能更好地调控猪舍的饲养环境,更有利于小猪生长。

智能养殖技术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北京市农业局畜环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健康良好的养殖环境能有效降低畜禽疫病发生,减少药物使用,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传统依靠自然或人工调控环境,存在不稳定、不节能等问题,已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为提升畜禽场环境管理自动化控制水平,市农业局畜环站推出了这套畜禽舍环境智能调控技术。

改变了单一以温度为控制参数,更加注重舍内空气质量改善,通过对舍内温度、二氧化碳和氨气的综合指标评价,调节猪舍温度和空气质量到适宜范围内,一旦设定的指标超出限值,就会自动报警。

智能养猪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技术特点 应用场景 效果
智能监控系统 猪舍环境 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小猪成活率
自动温控系统 仔猪保温箱 提高仔猪生长速度,降低人工成本
综合调控系统 肥猪舍 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只生产性能

初步测试数据表明,该技术平均可节省人工投入50%以上,改善舍内空气质量20%以上,间接减少了畜禽疫病发生,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建设智能养猪生态,如何让畜牧业生产效率翻倍

商业构想:智能养殖提升畜牧业生产力的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养殖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智能养殖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

在智能养殖模式下,养殖场将实现以下目标:

  • 降低人工成本
  • 提高猪只成活率
  • 降低疾病发生率
  • 提高猪只生产性能

智能养殖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新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