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管理,为何总是陷入这十大误区
全进全出是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的前提条件,否则生产流程无法进行、疫病无法控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猪场却陷入了种种误区,导致生产效益低下,甚至亏损倒闭。下面,我们就来揭秘规模猪场管理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重病不重管理
近年来,猪病问题日益严重,很多猪场因此陷入困境。然而,一些猪场却认为,只要猪不生病,管理就可以松懈。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猪病问题归根结底是管理问题,尤其是饲养管理问题。只有加强饲养管理,才能有效预防猪病。
误区二:随便找个地方就建场
很多猪场建在离村镇、畜牧场、养殖户、集市、公路等太近的地方,导致防疫困难,猪病不断。因此,选址建场时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确保防疫安全。
误区三:硬件条件很差也能养好猪
一些猪场地面产仔、无产床、保温用垫草、无保温箱保温灯、大群妊娠无定位栏、消毒用背式喷雾器等硬件条件极差。这样的猪场规模越小越好,或者干脆不办。
误区四:先建场后设计生产流程
一些猪场在建场后才发现产房不够、育肥舍不够等问题,不得不改这改那,浪费了大量资金。因此,在设计猪场时,应充分考虑生产流程,避免后期出现问题。
误区五:不搞全进全出也可以
全进全出是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的前提条件。基母超过300头的猪场必须设计成产房、保育舍全进全出,不能全进全出的旧场必须改造。
误区六:成本越低越赚钱
受小农经济观念的影响,许多规模猪场老板为了省钱,买最便宜的饲料、最便宜的疫苗兽药,用最便宜的劳动力。其实,规模养猪要讲究高投入高产出,成本过低反而会影响生产效益。
误区七:有病用药,无病不用药
规模化养猪必须重视动物保健,在疫病复杂的情况下,保健预防用药必不可少。有病用药,无病也要用药。
误区八:重视猪病治疗,不重视饲养管理
猪病问题归根结底是管理问题,尤其是饲养管理问题。只有加强饲养管理,才能有效预防猪病。
误区九:饲养员没文化也行
很多规模猪场老板为了省钱,招些没文化的甚至于老弱病残的人做饲养员。这样的饲养员无法进行有效培训,影响生产效益。
误区十:只要做过畜牧兽医工作的即可当生产场长
一个好的规模化猪场生产场长需要具备正规化规模化猪场管理的全能型养猪人才。畜牧局、兽医站等做过畜牧兽医工作的人不一定具备这样的能力。
误区 | 正确做法 |
---|---|
重病不重管理 | 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猪病 |
随便找个地方就建场 | 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确保防疫安全 |
硬件条件很差也能养好猪 | 改善硬件条件,提高生产效益 |
先建场后设计生产流程 | 在设计猪场时充分考虑生产流程 |
不搞全进全出也可以 | 实施全进全出管理 |
成本越低越赚钱 | 高投入高产出,确保生产效益 |
有病用药,无病不用药 | 重视动物保健,预防为主 |
重视猪病治疗,不重视饲养管理 | 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猪病 |
饲养员没文化也行 | 招聘有文化的饲养员 |
只要做过畜牧兽医工作的即可当生产场长 | 招聘具备正规化规模化猪场管理能力的生产场长 |
规模猪场管理需要我们摒弃误区,注重细节,才能提高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