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优化畜禽舍环境,提升养殖品质

畜禽舍环境优化策略

温度控制

在配种妊娠舍中,温度应控制在15℃~25℃,冬天最低10℃,夏天最高30℃。母猪较耐冷,在北方冬天只需确保猪舍窗户密封,温度一般容易控制。夏季可采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条件不佳时则采用喷雾降温或自然通风。喷雾降温需有时间间隔,例如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开启30分钟,停30分钟,或开1小时停1小时。夏天尽量减少母猪活动,提供青绿饲料改善食欲。分娩保育舍的舍温控制在20℃~25℃,保温箱30℃~35℃。冬季需安装暖气片或锅炉暖风机提高舍内温度,子猪出生7天内需加保温箱、保温灯、电热板等。生长舍温度要求为20℃~25℃,最低15℃,最高35℃。夏季通过喷雾降温,冬季通过增加密度增温,但需注意通风。育肥舍温度要求为15℃~25℃,最低10℃,最高30℃。夏季宜采用湿帘风机降温或喷雾降温,并降低饲养密度。冬季可增加饲养密度以保温。

优化畜禽舍环境,提升养殖品质

湿度管理

猪舍湿度应保持在65%左右。可根据人在猪舍内的感觉进行调节,也可借助干湿温度计进行测量调控。

空气质量改善

冬季通风与保温存在矛盾,改善空气质量较为困难,应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舍内无刺鼻氨味时可不通风,有氨味但不使人流泪且温度低时也可不通风,但氨味刺激人流泪时必须通风。内外温差大时,可开小窗户,多开几扇,开15~30分钟就关上,间隔1~2小时再开;温差小时,窗户可开大一点。开窗通风时,需注意观察温度变化,避免温度骤降。

病原微生物控制

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唯一途径是消毒。全场和舍内一般要求每周消毒2次,时间为10时至下午2时,需使用4种以上的消毒药轮回使用,消毒药配比可按说明或兽医指导。有疫情时,不仅要增加消毒次数,还要增大消毒液浓度,空栏时和门口消毒池消毒可用5%的火碱水。没有特殊需要一般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场,必须进场时先淋浴更换场内干净衣服,必要时还可配备一次性隔离服。

优化畜禽舍环境,提升养殖品质

养殖品质提升解决方案

生态养殖模式

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利用生物技术降低对环境的负担。如利用有益微生物调节土壤、水质,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优化畜禽舍环境,提升养殖品质

节能减排措施

通过节能减排措施,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如采用节能灯具、优化饲料配方等。

智能化养殖技术

应用智能化养殖技术,实时监测畜禽舍环境,实现精准调控。如使用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

预测与验证

预计在未来五年内,通过优化畜禽舍环境,养殖品质将得到显著提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7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