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分娩时需关注产道、环境、营养、监控、接产技巧及产后护理
母猪分娩全攻略:从预产期到产后护理
母猪分娩是养猪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养殖户的辛勤付出能否转化为经济效益。为确保母猪安全分娩,提高仔猪成活率,本文将详细介绍母猪分娩时需关注的各个方面。
一、预产期的计算
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在110-120天之内分娩都算正常。产仔数多、营养好的母猪可能会提前产仔,而产仔数少、营养差的母猪则可能推迟产仔。
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配种月份上加3个月、日期上加3个星期和3天;另一种是在配种月份上加4,在配种日期上减去6。例如,一头母猪是5月15日配种,其预产期就是9月9日。
二、分娩前的准备
分娩前5-7天,要根据母猪体况与乳房发育情况调整饲料量。体况较好的母猪应逐渐减少喂食量,到分娩当天减少到0.5公斤;而瘦弱的母猪则要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催乳饲料。
同时,要提前准备好产圈,清理干净,全面消毒,铺上垫草,保持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冬季产仔时,要注意做好保温。
三、母猪临产征兆
分娩前两周,母猪乳房逐渐膨大,乳头呈“八”字型向两侧分开;分娩前4-5天,乳房显著膨大,两侧乳房外张明显,呈潮红色发亮;分娩前1-2天,母猪阴门肿大、松弛,乳汁呈黄色、较浓稠。
四、接产技术
母猪正常分娩时间为2-3小时,最快1个多小时,最长5-6小时。如有羊水排出、努责1小时仍无仔猪排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视为难产,应进行人工助产。
五、仔猪护理
仔猪出生后,应迅速擦干全身黏液,防止感冒。如有胎衣未破,应立即撕破放出羊水。接着将脐带内的血向仔猪脐部方向挤压,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断口处用碘酊消毒。
六、母猪的产后护理
母猪分娩后,要随时观察体温、采食变化,注意有无大出血、产后瘫痪、产后无乳、乳腺炎等。对人工助产的母猪要清洗产道,并用药物消炎。
母猪接产是一个特别细心的工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母猪和整窝小猪死亡。产后消炎也是重中之重,母猪一旦得上子宫炎、乳腺炎等疾病,严重的基本没有利用价值。
本文从预产期计算、分娩前的准备、临产征兆、接产技术、仔猪护理、产后护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母猪分娩的各个环节。希望养殖户们能够认真阅读,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提高仔猪成活率,保障母猪健康。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本文观点,共同探讨母猪分娩的更多细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