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需加强球虫病防控,确保肉鸡健康
作者:农艺匠心•更新时间:2月前•阅读17
咱们养殖户都知道,养鸡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得细心又得有耐心。可最近啊,肉鸡球虫病这个“调皮鬼”又出现了新特点,让咱们养殖户头疼不已。这不,我得好好给大家说说,怎么加强球虫病防控,保证肉鸡健健康康的。
球虫的生理特点与致病性
球虫这个小东西,生命周期短,潜伏期4~7天,繁殖力惊人。但它们只限于肠黏膜及其邻近组织,一次吃少量卵囊并不会造成大问题。球虫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20℃~28℃的温度,湿度大于20%,氧气充足,正好符合鸡场的条件。 球虫给鸡群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导致鸡只大批量发病和死亡;二是阻碍鸡只正常生长发育;三是降低饲料报酬。球虫对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鸡致病性不同,一般幼雏易感性大,大鸡少发病是因为在幼龄时获得了免疫力。目前公认的7种鸡球虫的致病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毒害、柔嫩、布氏、巨型、堆型和缓和、早熟艾美耳球虫。致病性强弱主要和发育阶段的虫体,特别是最后一代裂殖体寄生部位的深浅和存在状态有关。肉鸡球虫病的发展趋势
1. 日龄超前化。现在市场上家禽用消毒产品对球虫无效,常规的空舍消毒程序不能杀灭鸡舍内的球虫卵囊。球虫卵囊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内可存活4~9个月,在树荫下的土壤内生命力达15~18个月。因此,雏鸡在进入鸡舍第一天起就处于球虫感染的威胁之中。临床上表现为,低于7~9日龄的鸡群就会爆发球虫病。 2. 发病常年化。过去肉鸡的球虫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季节,但现在肉鸡以密闭饲养为主,育雏期温度较高、通风不足导致湿度过高,使球虫病发生的季节性不再明显。 3. 耐药普遍化。多年以来,肉鸡球虫病主要依靠药物来控制。由于养殖水平低,缺乏科学的用药指导,导致球虫产生普遍的耐药性。调查发现,在生产中常用的抗球虫药物中,一半以上的虫株仅对一种药物敏感,超过80%的虫株对1种或2种药物敏感,而有些虫株对所有药物都不敏感。 4. 症状温和化。肉鸡球虫病的温和型、非典型化感染越来越多,多数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仅表现采食量降低、出栏时间延长、抗病力较差、饲料报酬低但不出现死亡,没有明显的血便症状。 5. 感染多重化。肉鸡球虫病容易继发或并发肠道病原菌感染和病毒性疾病,球虫与肠道病原菌相互协同形成肉鸡肠道综合症。肉鸡球虫病的症状及病变
1. 临床症状。地面平养鸡发病早期偶尔排出带血粪便,并在短时间内采食加快,随着病情发展血粪增多,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饮欲增加,两翅下垂,鸡冠、肉髯颜色苍白,闭眼似睡,缩做一团,靠近热源或蹲伏于墙边,死亡率逐渐增多。 2. 病理变化。盲肠球虫见两侧盲肠显著肿大,增粗,外观呈暗红色或紫黑色,内为暗红色血凝块或血水,并混有肠黏膜坏死物质,肠壁的浆膜面上可见灰白色小斑点。小肠球虫主要损害小肠的中前段,肠管增粗,肠壁增厚,剪开外翻,肠壁上布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肠浆膜上有明显的淡白色斑点。肉鸡球虫病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咱们养殖户从源头抓起,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用药,才能确保肉鸡健康生长。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这个“调皮鬼”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