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散养鸡养殖需警惕组织滴虫病风险,加强饲养管理

一 病原形态特点

散养鸡的养殖户们,你们知道吗?散养鸡最容易得的一种病就是组织滴虫病。这种病的病原体叫做火鸡组织滴虫,它们可真是多面手,大小不一,形状多变,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变形虫样的,还有伪足呢!在盲肠里,这些小东西的直径在5到16微米之间,通常只有一根鞭毛。而在肝脏和肠子里,它们没有鞭毛,大小在8到21微米不等。它们喜欢藏身在吞噬细胞里,细胞核呢,通常是球形或椭圆形的。

二 生活史特点

组织滴虫的生活史可真是复杂,它们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病鸡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原虫,这些小家伙会污染饲料、饮水和土壤,导致鸡的重复感染和传播。更神奇的是,它们还能进入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繁殖,然后进入卵内,随着异刺线虫卵排到外界,组织滴虫因有异刺线虫虫卵的卵壳保护,在外界能生存较长时间,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随火鸡和鸡粪便排出的组织滴虫则非常脆弱,数分钟即死亡。蚯蚓是它们的贮藏宿主。

三 症状

组织滴虫主要侵害肠黏膜细胞,随血液进入肝脏并形成病灶。病鸡会表现出羽毛松乱、双翅下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缩颈,时不时发出异样叫声,时而闭目呆立一隅、时而蜷缩在墙脚。排出的粪便通常是淡黄色或黄绿色的粥样,严重者还会排出血便。发病后期或死亡前头部皮肤呈暗紫色或紫黑色,这就是传说中的“黑头病”。

四 病理变化

组织滴虫病主要损伤肝脏和盲肠,又称之为盲肠肝炎。表现为盲肠膨胀,盲肠内有干酪样栓子,有的表现严重的盲肠损伤、出血。肝脏表面有不规则的或呈圆形的类似铜钱的微微下陷的坏死灶。有些病例,黑头和肝脏坏死不是很明显,单就盲肠的变化和血便,很容易和球虫病混淆,所以养殖户们要注意鉴别。

五 预防

1 定期添加驱虫药物

除了常规免疫和抗菌药物预防外,还应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物。因为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内可侵入禽的异刺线虫体内,并转入其卵内,随同异刺线虫卵排到外界,组织滴虫因受到虫卵的保护,能够生存较长时间,成为重要的感染源。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等,驱除鸡盲肠内的异刺线虫,使组织滴虫没有传播媒介。

2 及时清除粪便

将粪便堆积于固定的地方,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以杀死异刺线虫卵。

3 避免混养

为防止本病的发生,幼鸡与成年鸡应分开散养,鸡与火鸡不能混养,以减少感染的机会。不和其它禽类混群饲养,以免互相感染;禁用蚯蚓喂鸡。

六 治疗

1 隔离病鸡

病鸡在治疗过程集中饲养,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处理。病死鸡只尸体,焚烧或深埋,不要随意丢弃。

2 消毒粪便和环境

清除病鸡散养场地的粪便、垫料,同时散养场地用百毒杀或3%氢氧化钠消毒。每天1次,连用3天。另外做好周围环境的消毒。

3 药物治疗

甲硝唑:按250~300克/吨混饲,连用7天;也可采用1,2一二甲基一5一硝基咪唑进行预防,预防量为150~200毫克/千克饲料,治疗量为400~800毫克/千克饲料,5~7天为1个疗程。

4 防止继发感染

在清水中加入5%水溶性氟哌酸2克,搅匀后供病鸡群自由饮用。也可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和氧氟沙星拌料饲喂,连喂5天。 另外,在病情控制以后,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混饲投服左旋咪唑驱杀异刺线虫。同时,适量添加维生素K3和维生素A,连用10天。提高病鸡的抗病力,促进病鸡康复。 养殖户们,散养鸡的组织滴虫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希望大家都能养出健康的鸡,赚得盆满钵满!

散养鸡养殖需警惕组织滴虫病风险,加强饲养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