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考星与强力霉素,作为畜牧养殖中防治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
畜禽养殖中的呼吸系统疾病:如何用替米考星和强力霉素守护健康?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呼吸系统疾病是让养殖户头疼的一大难题。这些疾病不仅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替米考星和强力霉素,这两种在畜牧养殖中防治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
我们都知道,畜禽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性药物众多,但要想在每次畜禽临床中都用好、用出效果,对于一线治疗兽医来说,确实是一项挑战。原因在于,大家已有的药理知识,大多来源于书本和大学课程,而这些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不够实用。
书本上的药理知识,大多是通过对小白鼠、兔子或畜禽健康动物进行的实验室研究得出的。而在实际临床中,我们面对的却是亚健康、病理性的病例。因此,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实际的应用药理。
所谓应用药理,就是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后的药物药理。它来源于书本,来源于书本上的原理和机理;但又与书本大不同,因为特定的疾病需要特效的药物,特定的机理需要技术性的配伍,特定的处方需要特别的用法,等等。
比如说,强力霉素和替米考星。这两个药物都属于碱性抗生素,而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的pH值大概在7.3-7.6。在这种机体内环境条件下,吸收进入体内的碱性抗生素——替米考星和强力霉素,就比较容易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即这两个药物容易在细胞内聚集。换句话说,这两个药物在细胞内分布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外。
而畜禽机体细胞内液的pH值又为7左右,且多数情况下属弱酸性的环境。对于像蓝耳病毒、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等细胞内寄生、复制、繁殖的病原来说,它们需要的是酸性的细胞内液环境。
想象一下,当大量的替米考星和强力霉素进入细胞内时,细胞内液的pH值由酸性变为了碱性。这样,原本在酸性环境中繁殖的病毒,因为赖以生存的细胞内液pH值突然变为碱性而不适应,导致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受到抑制。
再看秋冬季畜禽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感染,大多都有病毒的参与。这种情况下,针对秋季畜禽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用抗病毒药物配伍替米考星和强力霉素,比使用其他具有同样功效的药物具有卓越的应用效果。
当然,这些只是让我们明白了替米考星和强力霉素,用于畜禽呼吸系统疾病的配伍处方治疗效果比其他药物好的原因。要想真正把这两个药物的应用技术和处方技术用到极致,还需要具备更多的应用药理知识。
比如说,它们在猪、鸡、鸭等靶动物的应用药理有哪些不同,据此来提高这两个药物对不同动物的使用技巧。这也是需要我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体会、和提高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替米考星和强力霉素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数据,供大家参考:
| 靶动物 | 替米考星治疗量 | 强力霉素治疗量 | | ---- | ------------------------ | ------------------------ | | 猪 | 10-20 | 20-30 | | 鸡 | 5-10 | 10-20 | | 鸭 | 5-10 | 10-20 |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根据畜禽的具体情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药物的配伍原则来调整剂量。同时,为了确保药物的效果,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兽医的建议进行用药;
2.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3. 观察畜禽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加强畜禽的饲养管理,提高畜禽的免疫力。
替米考星和强力霉素作为畜牧养殖中防治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要想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