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雏番鸭早期干脚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

哎哟,一到冷天气,养雏番鸭的老板们就头疼得要命,因为这时候雏鸭干脚死亡的现象特别严重。我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养殖场的经验和调查,就来给大家说说这个问题的症状、原因和防治办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雏番鸭早期干脚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

1. 雏鸭干脚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1.1 临床症状

雏鸭干脚死亡一般发生在进苗后的7天内,尤其是第二天晚上到第三天晚上死亡率最高。病鸭精神萎靡,眼神呆滞,叫声低沉;羽毛干燥无光泽;脚掌、脚趾和脚蹼干瘪,皮肤干燥呈淡黄色;活动力下降,喜欢扎堆睡觉;采食和饮水量减少,甚至不吃不喝。不过,只要让它们喝水,它们还是会争抢着喝的。

1.2 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鸭,可以看到皮肤紧缩,肌肉干燥;卵黄吸收不完全,没有变色,剩余卵黄粘稠;部分鸭的肾脏有尿酸盐沉积,尿管出现尿酸盐阻塞;血液较暗黑,偶尔可以看到小肠有轻微出血,其他器官未见明显病变。

2. 雏鸭干脚死亡的原因分析

2.1 种源疾病垂直传播

在种鸭饲养阶段,有些病原体通过蛋内或蛋壳表面传播到雏鸭,比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等。这种情况往往可以从种鸭的表现中追溯到,比如产蛋率、入孵率下降,腹泻明显等。雏鸭出壳后,很快就会表现出症状,有的雏鸭一出壳就出现干脚,解剖时可以看到卵黄变色、水样。

雏番鸭早期干脚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

2.2 孵化场管理不到位

孵化过程中的温度过高或湿度过低,会导致雏鸭出现干脚,可以看到雏鸭羽毛干燥,绒毛粘壳,肚脐收缩不良;孵化环境消毒不彻底,会导致病原侵入鸭胚,特别在雏鸭刚出壳时,容易将病原吸入体内,同时病原可以躲藏在绒毛中,延长存活时间,并逐步扩散,使雏鸭发病并呈现干脚死亡,卵黄多表现出病变;孵化场存苗间湿度过低,或存苗时间过长,将导致雏鸭体内水分过快散失或透尽,表现出虚弱、干脚,到养殖场后扎堆而无力饮水、进食;从孵化场运输到养殖场过程中,吹风或低温应激,可使鸭群应激过大而虚脱,到场后不饮水,表现出干脚症状。

2.3 养殖场饲养管理不善

种鸭场、孵化场生产基本趋向标准化,绝大部分能够保证鸭苗质量的合格。出现干脚死亡比例偏高的养殖场,多数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进苗后温度不够,导致寒冷应激,卵黄吸收不良,雏鸭扎堆;没有及时开饮、开食,导致卵黄消耗殆尽;舍内光照强度不足,雏鸭无法寻找到饮水、采食位置;饮水位不够,饮水壶悬挂高度过高,导致雏鸭饮水困难等,这些因素都会使雏鸭表现出干脚的症状,其主因是养殖场进苗准备不足,导致雏鸭进入到一个非常不舒适的环境,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出现干脚,死鸭剩余卵黄表现比较黏稠,除了肾脏偶见尿酸盐,其它内脏没有病变。

3. 预防对策

3.1 选择无污染的种源

种鸭场按照规范的免疫程序,做好各项疫苗免疫,执行合理的保健程序和疾病净化方案,并落实严格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提供给孵化场的都是无污染的合格种蛋。

3.2 保证雏鸭苗质量

孵化场在孵化过程中要做好孵化参数的控制,在出壳高峰过后,可将出雏机内的湿度设定适当提高,减少雏鸭失水;存苗间温度控制在30~31℃,湿度控制在65%~75%;严格挑选鸭苗质量,对不合格的鸭苗提前淘汰,合格鸭苗在48h内送到养殖场;采用专业运输车辆进行配送,防止运输不当的情况发生,确保运输到养殖场的鸭苗均为健康合格的雏鸭。

3.3 落实进苗前准备工作

进苗前要做好鸭舍的预温,温度控制在32~34℃,湿度控制在65%~70%;提前制定分栏计划,配置足够的防寒设施;每50只雏鸭配置一个饮水壶,饮水壶高度以平雏鸭背部为宜;雏鸭对风速敏感,使用暖风炉保温的鸭舍,暖风炉的风口不能对着饮水点;舍内光照强度不低于30lx,雏鸭趋光性强,饮水壶要放置于光亮处,方便雏鸭饮水。

3.4 细化进苗后管理工作

雏番鸭早期干脚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

进苗后要先鉴定雏鸭的失水情况,随机抽选几箱鸭苗,可查看雏鸭胫部皮肤颜色,以判断失水程度:胫部皮肤饱满,颜色红润,即失水很少;皮肤皱褶浅,红色带有浅黄色,即失水适中,皮肤皱褶深,呈现黄色,即失水过多。

正常情况下,进苗后都要让雏鸭稍作休息,然后添加电解多维或葡萄糖开饮。对于失水较少的雏鸭,休息时间可以相对延迟点,对于失水较多的,休息时间要缩短,另对于失水严重的,可采用40℃温水沾湿腿部后,再放入鸭栏。

开饮后2h左右即可开食,最佳开食时间可定在大部分雏鸭出现互啄行为时。为保证充分饮水,鸭舍内24h要有饮用水,一般每天要加水3~4次;饲料方面要少喂多餐,前两天以4~5餐为宜。

3.5 处理雏鸭干脚的紧急措施

在生产中,遇到雏鸭干脚的情况,要及时通过解剖症状和舍内温湿度等情况分析干脚的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

存在疾病感染的雏鸭,要评估是否有饲养价值,没有饲养价值的雏鸭要及时淘汰,有饲养价值的雏鸭要添加药物治疗;及时查看舍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温度按标准升高1℃;湿度不够,可以通过洒温开水的形式,让舍内湿度升高到65%~70%;昏暗的鸭舍要及时增加光照设备,提高舍内光照强度;适当降低水壶高度,增加水壶数量,对于扎堆的雏鸭要采用人工驱赶的形式,防止继续扎堆,并让其到水壶饮水,对于出现动作缓慢,但仍具备饲养价值的鸭苗,可以人工辅助饮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