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球虫药禽中毒症状及防控措施
一、病因揭秘:新型抗球虫药的“双刃剑”
各位养殖户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帮助我们防治禽类球虫病的药物,其实有时候也会变成“双刃剑”?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聚醚类抗球虫药,这可是近年来禽类养殖中常用的“新宠”。但你知道吗?如果使用不当,它们就可能变成禽类中毒的“罪魁祸首”。
这些药物包括莫能霉素、盐霉素、那拉霉素、马杜霉素和拉沙里菌素等。它们虽然能有效防治球虫病,但一旦加工不当、超量使用、拌料不均或重复用药,就可能让我们的禽类朋友们“中毒”甚至死亡。据研究,鸡、鸭、鹅、火鸡、珍珠鸡以及其他禽鸟对它们都挺敏感的,尤其是火鸡,对它们的反应更为激烈。
二、症状表现:禽类中毒的“无声警报”
当禽类朋友不幸“中毒”后,它们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就像是在向我们发出“无声警报”。比如,它们可能会厌食、渴感增大、沉郁、脚软蹲地,甚至侧卧,有的还会两脚向后伸直,匍匐在地呈瘫痪状。更严重的是,它们可能会口吐白粘液,拦稀,粪便呈白黄色或带绿色。火鸡的表现更为明显,它们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吝啬而死,死亡率甚至高达70%以上。
三、剖检特征:禽类中毒的“罪证”
当禽类朋友不幸离世后,我们通过剖检可以发现它们的体内有许多“罪证”。比如,心肌有结节,肺水肿、充血,肝肿大呈紫红色,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肠粘膜有弥漫性出血,肾脏肿大,输尿管内充满白色尿酸盐。这些特征都表明,禽类朋友是因中毒而离世。
四、防制要点:禽类中毒的“克星”
面对禽类中毒这一难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防制要点,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养殖户朋友:
一旦发现中毒,立即停用含有上述药物的饲料,并让禽类朋友饮用5%葡萄糖水来解毒。
正确使用抗球虫药物,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依赖。
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电解质多维和口服补液盐,补充禽类朋友所需的营养。
将50毫克维生素C 混入4~10毫升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每只一次性皮下注射,每日2次。
为防止继发感染,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中毒的治疗原则是排毒、保肝、补液和调节机体的钾、钠离子和酸碱平衡。
各位养殖户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禽类中毒的防控工作,让我们的禽类朋友健康成长,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