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换季,畜牧养殖应关注应激管理
亲们,你知道吗?冬春换季对于畜牧养殖来说,就像是一个大考,考验的可不仅仅是鸡鸭鹅们的耐力,更是我们养殖者的智慧和经验。鸡群在经历寒冬之后,体质逐渐减弱,对各种应激的反应也变得更为敏感。此时,若不重视蛋鸡的应激管理,鸡群可能会因过大的应激或应激叠加,以及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易于发生疾病。所以,了解和控制应激对于养殖者而言尤为重要。
一、应激的定义
应激,简单来说,就是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刺激时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它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反应,旨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是机体适应和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激反应能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有助于在环境变化中维持稳态,增强适应能力。
二、应激的阶段
应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
1. 警觉期:这个阶段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的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多数鸡群会很快过渡到抵抗期。
2. 抵抗期:此时机体对应激源已获得最大适应,代谢率升高,炎症免疫反应减弱,防御储备能力逐渐被消耗。若机体适应能力良好,代谢会开始加强,进入恢复期;反之,则会过渡到衰竭期。
3. 衰竭期:若应激源持续作用,前一阶段所产生的抵抗力和适应性耗竭,动物对各种应激的抵抗力下降,最终导致鸡体各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三、蛋鸡养殖重点控制应激措施
1、温度应激
冬春换季,外界温度忽高忽低,冷热应激方面,重点关注冷应激,防止“倒春寒”对鸡群的影响。温度过低,容易导致鸡群发生生殖型传支、呼吸型传支和呼吸道疾病继发大肠杆菌病。
温度管理应将冷应激放在高度关注层次,防止鸡群红眼流泪、采食量下降、鸡群体质下降。
2、免疫应激
随着春季的到来,外界温度波动增大、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细菌病毒开始呈现活跃状态。冬春换季重点做好流感补免免疫应激防控。
选择质量好、应激小、品质过硬的动保厂家疫苗,提前15天先做小范围免疫实验,观察鸡群免疫反应。油苗预温到接近鸡的体温,减小免疫操作的动作幅度。
3、换料应激
冬春换季需保证鸡群营养充足,不同阶段的换料就显得尤为关键。 是饲料形状上的更换,颗粒料更换成粉料的时期,按照5~7天进行更换,平稳过渡。
然后关注营养水平的平稳过渡,做好不同时期蛋白、能量、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匹配,切勿过高或过低。营养过高,会造成饲料成本增加;营养过低,满足不了鸡群营养需求,易发生各种营养不良的相关疾病。
4、操作应激
主要分为可控应激和不可控应激两大类。控制各种可控应激,如日常带鸡消毒应激,注意消毒的全面彻底的同时,注意控制消毒雾滴大小和用水量。
降低不可控应激,如日常喂料、清粪应激注意保持时间的固定,形成相关的标准操作流程,从而将应激控制在最小。
鸡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可导致机体物质代谢发生改变、心血管功能发生变化、消化系统结构及功能改变。养殖者应高度重视鸡群的应激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各种应激,确保鸡群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冬春换季时期,养殖者应高度重视鸡群的应激管理,通过合理的免疫规划、温度管理、饲料更换和操作流程优化,帮助鸡群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实现高峰产蛋和良好的生产性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