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蛋鸡场鸡蛋破损原因及对策探讨
在规模化蛋鸡养殖场中,破损蛋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虽然偶尔几个破损蛋无伤大雅,但若破损率较高,那就得引起重视了。鸡蛋破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鸡蛋本身的品质因素,也有管理上的疏忽。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如何减少鸡蛋破损率,让养殖户们少些烦恼。
鸡蛋破损率高的原因
蛋鸡自身的因素
鸡的品种与品质:蛋壳的强度受遗传影响,不同品种和品质的鸡,蛋壳强度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褐壳蛋比白壳蛋的破损率低,产蛋量多的鸡比产蛋量少的破损率要高一些。
开产周龄:随着周龄的增大,蛋逐渐增大,蛋的表面积也会增大,蛋壳的强度降低,所以产蛋鸡的周龄越大,破损率也越高。
鸡的产蛋姿态:不同品质以及个体间产蛋时的姿态会有差异。对于笼养鸡来说,站立或蹲得较高,比俯卧或蹲得较低的,产出的蛋破损率要高。
产蛋的时间:母鸡在夜间缺乏吸收钙所需的光照,形成的蛋壳较薄,因此下午产的蛋比上午产的蛋破损率要低。
健康状况:多种疾病对蛋壳质量都有影响,如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会使蛋的结构异常,形状不整,同时会使蛋壳变薄而增加其破损率。
营养
营养中对蛋壳质量影响较大的是钙、磷与维生素D。一般情况下,产蛋母鸡的口粮中所需钙量应为2.7%~3.75%,比非产蛋鸡对钙的需要量的0.9%要大3~4倍,产蛋母鸡日粮中所需磷量应为0.5%。维生素D有促进钙和磷吸收的作用,如在缺维生素D的情况下,即使给产蛋母鸡饲喂丰富的钙和磷,也会产生软壳蛋。
环境
鸡舍的温度对蛋壳的影响较大,舍温越高,蛋的破损也越多。夏季鸡所产蛋的蛋壳通常比其他季节的蛋要薄5%左右,这主要是高温会使鸡的采食量降低,摄入的钙量相应减少。另外,在高温环境中,如相对湿度较高,鸡散热不利,也会使蛋的破损更甚。
管理
管理工作对蛋破损率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人的责任心: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在捡蛋、放蛋、搬蛋箱及过磅等操作时,是否做到轻拿轻放,对蛋的破损率影响很大。
日常管理:饲养密度过大、捡蛋不及时、产蛋箱少、垫草过少等都会使蛋的破损率增加。
预防接种不当:如在产蛋期预防接种,由于免疫反应,在接种后的几天内,除产蛋量下降外,蛋的破损率也会增加。
设备
设备中容易造成蛋破损的主要有鸡笼集蛋系统和盛蛋容器等。
鸡笼的类型:由于笼体排列和蛋通过蛋槽的情况有所不同,造成的破损率也会有差异。一般单笼比多层笼的破损率要高,原因是两行笼子共用一个蛋槽,鸡蛋槽位于料槽之下,一旦发生故障不易及时发现与检修。
笼体:底网的铁丝过粗,弹性差,倾斜度不够,或因下层鸡笼的蛋槽经常受到碰撞变形弯曲、开焊、断头,集蛋带偏,笼前网下未设护蛋板,或是上层笼的蛋被下层笼的鸡啄食,尤其是阶梯式的,常会使蛋的破损率增加。
集蛋系统:集蛋系统的某些部件之间衔接不良,制作粗糙有凹陷,或坡度过陡,滚落过速,或输送行程中设置直角较多等,都会增加其破损率。
盛蛋容器:用铁皮水桶、铁丝篮或内壁粗糙甚至露出钉子的木箱装蛋,或装蛋过满而又重叠放置,蛋托的槽过大或过小,都是造成蛋破损的原因。
场内道路不平坦,推车或开车过快都会增加蛋的破损。
降低鸡蛋破损率的方法
认真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各方面的工作是获得良好蛋壳品质的基础,如果发现蛋的破损率增多,应加强防护措施。
防止惊群:在蛋鸡舍作业中,特别是在上午鸡群产蛋比较集中的时间内要防止鸡群受惊。
在产蛋期间避免或尽量减少疫苗接种次数。
检查日粮与鸡的采食量:在气温正常,鸡群又无病情,集蛋系统运转也正常的情况下,如发现蛋的破损率上升,需检查日粮中钙、磷和维生素D的水平,测定鸡的采食量,计算实际摄入量,看其是否满足产蛋的要求。
提高日粮浓度:气温高鸡采食量显著下降时,可适当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浓度,以弥补因采食量下降而导致的营养缺乏,同时采取一些舍内降温减湿措施。
勤换产蛋箱内的垫草:每隔5~7天换一次垫草,保持产蛋箱内常有清洁、干燥与松软垫草。
根据产蛋期的前后与产蛋数量决定捡蛋的次数和时间:产蛋初期捡1次/天,产蛋高峰时捡3次/天,其他时间捡2次/天。
定期检查集蛋系统:观察蛋在输送过程中是否轻缓、平稳、通畅,特别要注意各衔接部位,勿使积蛋或坡度过大,或蛋滚过速。
降低蛋与底网的碰撞力:可在底网加一层塑料网或将网底铁丝套上塑料管,有助于减少蛋的破损。
当鸡群产蛋量较少,破损较多时,可把机械集蛋改为人工捡蛋。
把蛋的破损率作为饲养人员工作质量的指标之一,以增加饲养员的责任心。
降低鸡蛋破损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既要关注鸡自身因素,也要注重营养、环境和管理的优化。只有做到全面细致,才能让鸡蛋破损率降到最低,让养殖户们安心养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