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茎线虫病是一种危害甘薯生长的土传病害
甘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深受农民喜爱。只是,甘薯生长过程中,一种名为“甘薯茎线虫病”的土传病害,正悄悄地侵蚀着甘薯的根系,威胁着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
甘薯茎线虫病,又称糠心病、空心病,是由甘薯茎线虫引起的病害。这种病害不仅影响甘薯的生长,还会导致甘薯产量大幅下降,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
发病症状
甘薯茎线虫病主要表现为薯块内部组织呈黑与白的疏松花瓢,薯肉呈条状白色或褐色粉状空隙,内含大量线虫。此外,病薯在收获初时外表不易识别,经贮藏后薯皮变成猪肝色。
病原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态随收获的薯块在窖内越冬,也可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及粪肥中越冬。病原线虫主要靠薯块、薯苗传播,而且可做远距离传播。在田间可由土壤、粪肥、雨水和灌溉水流、人畜和农具携带传播。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第一步。如鲁薯7号、辽薯40、北京553、济薯10号等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薯或高剪苗,防止薯苗带线虫。
施用腐熟粪肥
施用腐熟粪肥,不要用病薯及其制成的薯干、病秧作饲料,防止病原线虫通过牲畜消化道进入粪肥传播。
轮作倒茬
重病地应与粮食作物、烟草、棉花等进行3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更好。
做好田间卫生
田间发现病株,要连根拔除深埋或烧毁。病田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壤。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可用5%茎线灵颗粒剂,每667平方米1~1.5千克撒在薯秧茎基部,然后覆土浇水。
甘薯茎线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对甘薯生长和产量造成极大威胁。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施用腐熟粪肥、轮作倒茬、做好田间卫生和药剂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治甘薯茎线虫病,保障甘薯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 | 具体操作 |
---|---|
选用抗病品种 | 选用鲁薯7号、辽薯40、北京553、济薯10号等品种 |
建立无病留种田 | 选用无病种薯或高剪苗 |
施用腐熟粪肥 | 不用病薯及其制成的薯干、病秧作饲料 |
轮作倒茬 | 与粮食作物、烟草、棉花等进行3年以上轮作 |
做好田间卫生 | 田间发现病株,要连根拔除深埋或烧毁 |
药剂防治 | 使用5%茎线灵颗粒剂,每667平方米1~1.5千克撒在薯秧茎基部 |
病害特征解析
甘薯茎线虫病,又称为“糠心病”或“空心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它主要通过薯块、薯苗传播,甚至可以通过土壤、粪肥、雨水等进行远距离传播。病原线虫耐低温,在2℃时即可活动,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此外,该病害在湿润、通气良好的砂质土壤中尤为严重。
实际案例:甘薯种植户的痛楚
张先生是当地的一位甘薯种植户,他的20亩甘薯田曾经是家庭收入的支柱。只是,近年来,他的甘薯田频繁遭受甘薯茎线虫病的侵袭。张先生告诉我们,去年他的甘薯产量减少了60%,损失惨重。他尝试过多种防治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
-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鲁薯7号、辽薯40、北京553、济薯10号等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 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薯或高剪苗,防止薯苗带线虫。
- 合理施肥施用腐熟粪肥,避免使用病薯及其制成的薯干、病秧作饲料。
- 轮作倒茬重病地块应与粮食作物、烟草、棉花等进行3年以上轮作。
- 田间卫生管理及时拔除病株,清理病残体,深翻土壤。
- 药剂防治使用5%茎线灵颗粒剂进行防治。
通过实施上述综合防治策略,张先生的甘薯田在今年的收成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他的甘薯产量恢复了80%,经济损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张先生表示,他将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周边的种植户,共同应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挑战。
未来展望: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综合防治措施的推广,甘薯茎线虫病对甘薯产业的威胁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这也为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进展,为甘薯种植户提供更多实用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