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西葫芦成乡亲致富金瓜,一种引进的优良蔬菜品种
作者:植韵农香•更新时间:9小时前•阅读3
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上冶镇,一片片冬暖式大棚里的洋西葫芦绿意盎然,它们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金瓜”,更是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洋西葫芦:从引进到种植的蜕变
洋西葫芦,一种引进的优良蔬菜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丰硕的产量,受到农民的青睐。近年来,费县上冶镇农民积极引进洋西葫芦种植,努力实现增收致富。
据费县上冶镇种植户周洪恩介绍,他们种植的洋西葫芦是从法国引进的“法拉丽”品种,不仅品质好,产量还高。一个一亩地的西葫芦大棚,一年能卖个三四万块钱。
在洋西葫芦的种植过程中,农民们从最初的不懂技术到现在的熟练操作,不仅掌握了实实 在在的手艺,还实现了增收致富。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洋西葫芦正发挥着它独特的绿色金瓜作用,助力乡亲们增收致富,共创美好未来。
种植区域 | 种植面积 | 年产量 | 销往地区 |
---|---|---|---|
费县上冶镇 | 3000多亩 | 800多万斤 | 全国各地 |
二、技术创新:绿色高端,品质保障
为了提升洋西葫芦的品质,当地农民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如精准施肥、水肥一体化、蔬菜系统化防控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合作社生产的番茄、甜瓜、西瓜等农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注册了“良星仓序”商标。
通过技术创新,合作社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还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三、产业转型:从种植到销售,全产业链发展
在推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合作社不仅关注种植环节,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他们通过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将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
四、案例分享:李德涛的“洋西葫芦”之路
李德涛说:“一个一亩地的西葫芦大棚,一年能收入三四万元。这几年来,周围村子的人都靠种西葫芦发了财,有的家庭一年能收入十万多元。”
五、未来展望:金瓜助农,共筑美好未来
洋西葫芦的种植,不仅为费县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洋西葫芦有望成为更多农民的“金瓜”,助力乡村振兴。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篇章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李德涛这样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