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冬枣栽培与管理:如何提高产量与品质

在广袤的农业领域,冬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市场上备受瞩目的果实。只是,如何科学栽培与管理,以提高冬枣的产量与品质,成为了无数枣农关注的核心问题。

冬枣栽培与管理:如何提高产量与品质

一、冬枣的树形与管理

管理措施 具体操作 预期效果
树形选择 采用小冠、疏层形树形 保持通风透光,有利于果实着色和品质提升
栽植定干 高度70至80厘米 有利于主枝的培养和生长
修剪 及时疏除徒长枝,短截延长枝,疏截过密枝和细弱枝 维持树势平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结果枝更新 回缩冗长的结果枝 使局部枝条更新复壮

二、传统施肥模式的反思与改进

在传统的冬枣施肥模式中,枣农往往只注重大量元素肥料的施入以提高产量,而忽视大量施入化肥导致土壤板结,造成品质逐年下降。

对沾冬2号进行塑料大棚栽培管理,能显著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

沾冬2号是山东省沾化区的新品种,抗旱能力比普通沾化冬枣品种更强。

冬枣密植栽培具有结果早、丰产、管理方便等优点,是提高枣园早期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由于其产量高,耐贮存,口感好,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枣树是我国栽培历史较长的干鲜果品,枣的果实营养价值很高,特别是维生素含量,居各类干鲜果品之首。

近年来,蓟县枣树新品种栽植逐渐增多,特别是冬枣品种,发展数量较大。

为了帮助广大果农朋友搞好冬枣管理,早结果、早受益,

  • 冬枣树花期长,花量大,自然坐果率低,需要人为促进合理坐果。
  • 在初盛花期枣头摘心,依生长势强弱,分别留3至5个二次枝摘心。
  • 喷清水,从枣花初期到盛花期每隔1至3天喷一次清水,共喷3至5次。
  • 激素处理,在盛花初期喷布1至2次10至15毫克/升赤霉素。
  • 环剥、环割,对幼旺树于盛花期进行主干环割,主干直径达5厘米以上,进行环剥,环剥宽度为0.5至1厘米。

冬枣对磷肥需求量较高,栽植时可株施过磷酸钙0.5公斤,有机肥25公斤。

每年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追施1次化肥。

枣树萌芽前、花前、幼果膨大期和越冬前各灌1次透水,其他时间视旱情适当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雨后及时中耕除草。

冬枣病虫害主要有叶螨、桃小食心虫、枣步曲、枣锈病、枣缩果病、枣疯病等。

发芽展叶期喷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1至2次、防治枣步曲。

7月中旬至8月中旬喷2至3次菊酯类农药防治桃小食心虫、枣步曲。

7、8、9月份隔15至20天喷一次杀菌剂,可选用200倍量或波尔多液与多菌灵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枣锈病、缩果病。

发现枣疯病,轻者剪除病枝,重者及时清除。

冬枣栽培与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科学的管理,我们相信冬枣的产量与品质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关于冬枣栽培与管理:如何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冬枣高效栽培与品质提升策略。

冬枣树形采用小冠、疏层形,栽植时定干高度在70至80厘米,逐年培育5至6个主枝。冬剪和夏剪期间,要勤疏除徒长枝、短截延长枝,以及过密和细弱枝,以保持树势平衡,树冠通风透光,并适时回缩冗长的结果枝,促进枝条更新复壮。 传统冬枣施肥模式中,枣农往往只注重大量元素肥料,忽视土壤板结和品质下降问题。经过4年试验与推广,我们采用减少大量元素肥料施入,增施菌肥的方法,不仅促进了温室冬枣早熟,还显著提高了温室冬枣的品质。 对沾冬2号进行塑料大棚栽培管理,能显著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沾冬2号是山东省沾化区的新品种,其抗旱能力优于普通沾化冬枣,成为大棚栽培的理想选择。 冬枣密植栽培具有结果早、丰产、管理方便等优点,是提高枣园早期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通过优化行向设计,采用密植矮化栽培方式,每亩可定植56至111株,对提升幼树的早期产量作用明显。 冬枣树花期长,花量大,自然坐果率低。合理促进坐果对增加产量和提高枣果质量至关重要。通过摘心、喷水、激素处理和环剥环割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和果实质量。

六、土壤改良与施肥浇水

冬枣对磷肥需求量较高,栽植时可施用过磷酸钙和有机肥。根据生长周期和土壤条件,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确保枣树吸收充足养分。

七、病虫害防治与修剪技术

冬枣病虫害主要有叶螨、桃小食心虫等。通过合理喷药和修剪,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保证冬枣健康成长。

八、案例分析:天津市大港区冬枣园

在天津市大港区国营苗圃场,我们选择6.7hm²冬枣园开展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出一套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的生产栽培技术。
冬枣栽培与管理:如何提高产量与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