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生姜价格持续下跌,犹如滑梯般急速下降
作者:农科探路人•更新时间:8小时前•阅读5
烟台,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姜一直是农人们心中的“香饽饽”。只是,近日,生姜的价格犹如滑梯般急速下降,让众多姜农眉头紧锁。本篇文章将深入分析生姜价格下跌的原因,并探讨市场的未来走向。
生姜价格下跌原因解析
原因 | 具体分析 |
---|---|
种植面积增加 | 连续多年生姜高价刺激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导致全国种植面积从400多万亩增至近900万亩。 |
产量提高 | 由于种植面积增加和种植技术的改进,生姜产量大幅提升,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
出口量减少 | 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生姜出口量减少,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供过于求。 |
消费需求下降 | 受疫情影响,餐饮业消费需求下降,生姜需求减少。 |
市场趋势分析
当前,生姜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 价格可能继续下跌:由于生姜产量过剩,预计价格可能继续下跌。
- 种植面积可能减少:由于价格下跌,部分种植户可能会减少种植面积。
- 消费需求逐渐恢复:因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餐饮业消费需求有望逐渐恢复。
对策建议
- 推广生姜深加工:通过加工生姜产品,提高附加值,增加销售渠道。
- 拓展生姜出口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降低国内市场风险。
- 加强生姜种植技术研发: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 引导姜农理性种植:鼓励姜农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种植面积,避免盲目跟风。
烟台生姜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市场仍具有巨大潜力。通过合理的应对措施,有望推动生姜产业的健康发展。
生姜批发商游先生感叹,近几年生姜价格波动较大,他从2019年开始就观察到这一趋势。他指出,从去年2月份至今,生姜价格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过程。在贵州遵义的多家农贸市场,记者观察到,生姜零售价格由去年的每斤13.06元降至如今的低谷。
历史价格高位后的理性回归
去年10月份,生姜价格达到每斤13.06元,创下历史新高。只是,因为新姜的大量上市,生姜价格开始回落,并连续3个月下跌,累计降幅达到44.10%。这种价格波动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专家高洪侦认为,生姜价格的下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增:姜农的积极种植
连续7年生姜的高价,极大地刺激了姜农的种植积极性。从4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增加到2021年的近900万亩,生姜产量大幅上升。只是,因为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生姜的价格开始出现下跌趋势。
市场供需关系:供过于求下的价格下滑
2021年生姜的丰收,加之市场价格持续下降,多数姜农对未来行情不抱希望,囤积惜售的现象减少。此外,受暖冬天气影响,新姜的出货量增大,导致市场上生姜供过于求,进一步压低了价格。同时,由于生姜出口销量不佳,国内消费压力增大,使得生姜价格自新姜上市起便开始持续下滑。
生姜种植地区的应对策略
面对生姜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专家建议生姜种植地区应大力开展价格保险,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现代农业,推广种植新技术,宣传引导种植户理性种植,以防“姜贱伤农”。近期,不少消费者表示,今年的生姜便宜了,这也反映了市场的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