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红菌核病是一种危害雪里红植物的真菌性病害
作者:花艺农情•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1
雪里红,作为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只是,雪里红菌核病这一真菌性病害,却给雪里红的种植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本文将详细介绍雪里红菌核病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方法,帮助您有效应对这一病害。
一、雪里红菌核病的症状与传播途径
雪里红菌核病主要侵害雪里红的茎、叶和花梗。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呈边缘不明显的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形斑,随后病组织软腐,生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菌丝不耐干燥,相对湿度高于85%时,病害 明显受阻。
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多,在潮湿的土壤中只能存活1年,在水中,经1个月即腐烂死亡。南方菜区,菌核多在2-4月及10-12月萌发;北方菜区多在冬春季萌发。萌发的菌核产生子囊盘,盘中的孢子成熟后弹射出来,借气流传播。
措施 | 具体操作 |
---|---|
种子处理 | 用10%盐水汰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减少初侵染源。 |
轮作与栽培管理 | 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水旱轮作,采用高畦栽植,避免偏施氮肥,雨后及时排水,收获后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 |
高温处理 | 播种前把床温提高到55℃处理2小时,可把菌核杀死。 |
药剂防治 | 发病初期施用5%氯硝铵粉剂每亩2-2.5千克,加15千克细土拌匀后撒在行间,或喷洒50%氯硝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
需要注意的是,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进行,否则效果不佳。
防治策略一:种子处理,减少初侵染源
有条件的地区,我们推行水旱轮作,采用高畦栽植,避免偏施氮肥,并在雨后及时排水。收获后,我们会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以切断菌核在土壤中的传播途径。
在播种前,我们将床温提高到55℃,处理2小时,这样可以有效杀死菌核。
发病初期,我们施用5%氯硝铵粉剂每亩2-2.5千克,加15千克细土拌匀后撒在行间,或者喷洒50%氯硝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及其他药剂,如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1000倍液等,以控制病情的蔓延。
病害特点与发病条件
防治效果与未来展望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显著降低了雪里红菌核病的发病率,保障了雪里红的产量和质量。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优化防治策略,为雪里红的种植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