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上海交大教授发明三新扁豆,为扁豆产业带来创新

在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武天龙教授带领团队,历经十三载春秋,成功研发出“三新”扁豆,为我国扁豆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

上海交大教授发明三新扁豆,为扁豆产业带来创新

扁豆产业的革新者

武天龙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对扁豆遗传资源的深入研究,成功培育出三大系列扁豆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早熟、优质、高产,而且具有抗病虫害、耐储运等特点,为扁豆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优势 描述
早熟 平均比本地扁豆早熟7-9天,抢占市场先机。
优质 口感好,纤维少,深受消费者喜爱。
高产 亩产量3000-4000公斤,增产10%,助力农民增收。
抗病虫害 抗斑点病,耐热性强,降低生产成本。

创新栽培技术,助力产业升级

武天龙教授团队不仅培育出优质扁豆新品种,还研发了一系列创新栽培技术,如直立化栽培、高密度栽培、扁豆野螟防治新技术等,有效提高了扁豆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合作推广,助力农民增收

上海交大与上海红刚扁豆专业合作社、上海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建立了科研-生产-推广一体化新体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扁豆种植面积达26万亩,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展望

“三新”扁豆的问世,不仅为我国扁豆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农业科技创新树立了新的标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创新精神将引领我国农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创新之源:三新扁豆的诞生历程

三新扁豆,不仅拥有早熟、优质、高产的特点,更拥有四大“绝技”,引领产业革新。其直立生长的特性,省去了搭架的工序和费用,栽培空间也大大节省,种植密度可增加5至8倍。高密度栽培技术使得每亩扁豆可种植550株,提高产量。第三,扁豆野螟防治新技术,有效解决了虫害和农药问题。最后,扁豆和水稻二季作栽培新技术,实现了错季收获,不影响彼此的生长和产量。

上海交大教授发明三新扁豆,为扁豆产业带来创新

武天龙教授计划在未来五年,完成黑色、大红、枣红、浅红、黄色、草绿、深绿等各种颜色的扁豆新品系,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让上海市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安全的扁豆产品。三新扁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农业新潮流,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