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金针菇新法培栽技术,高效益

在农业这片广阔的天地里,金针菇新法培栽技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传统种植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高效益的培栽技术,不仅缩短了栽培周期,还大幅提升了金针菇的株数和株柄高度,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金针菇新法培栽技术,高效益

一、金针菇新法培栽技术概述

金针菇新法培栽技术,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创新的方法对金针菇进行培栽。与传统培栽技术相比,新法培栽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 缩短栽培周期:传统金针菇栽培周期较长,而新法培栽技术将周期缩短40天左右。
  • 提高生物转化率:新法培栽技术的生物转化率高达193%,比传统技术提高近一倍。
  • 增加金针菇株数和株柄高度:新法培栽技术使得金针菇株数增多、株柄增高,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1. 自制培料

原料 比例
棉籽壳 84%
麦麸 14%
石膏 1%
磷酸二氢钾 0.2%
硫酸镁 0.25%
多菌灵 0.55%

将培养料装入广口瓶中,填料时一定要做到松紧适度,避免瓶后期周身出菇现象。装填好后,将瓶口扎牢,放入常温锅中消毒,在100℃的高温下蒸煮8-10小时,也可用高压锅消毒,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持续消毒90分钟。

待高温消毒彻底冷却后,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的酒精灯火焰下,用接种铲把菌种块从菌种瓶中挖出移入栽培瓶内,然后放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培养室温度必须控制在22-26℃范围,严禁低温拉长培养期,以免菌丝没发满就出菇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4. 精心管理

菌丝长满后应及时搬入菇场,打开瓶进行搔菌,刺激出菇。当菌蕾形成后就要搞好再生管理,以促进菇蕾密度增高,然后套袋或盖报纸,让瓶内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小气候,非常有利于金针菇的生长。

  • 提高经济效益:新法培栽技术使得金针菇的生物转化率大幅提升,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 缩短栽培周期:新法培栽技术将栽培周期缩短40天左右,降低了生产成本。
  • 提高金针菇品质:新法培栽技术使得金针菇的株数增多、株柄增高,从而提高了商品质量。

在金针菇种植领域,农夫合作社经过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培养料。该料由棉籽壳、麦麸、石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多菌灵等成分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与传统培养料相比,这种新型培养料在提高生物转化率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

金针菇新法培栽技术,高效益

二、种植管理的创新实践

在金针菇种植管理方面,农夫合作社摒弃了传统的点菌法或插木法,转而采用高效的栽培技术。这一变革不仅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还确保了菌柄生长的均匀性。

在出菇阶段,我们通过精心管理,如适时搬入菇场、进行搔菌、刺激出菇等,有效提高了菇蕾密度,并促进了菇蕾的生长。这一系列创新管理措施,显著提升了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

三、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以农夫合作社为例,自从引入这一新技术后,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这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为合作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面对金针菇种植的广阔前景,农夫合作社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种植模式的优化。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金针菇种植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同时,我们也希望将这一创新技术推广到更广泛的地区,让更多种植者受益,共同推动金针菇产业的繁荣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