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豌豆产量不高,指豌豆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预期标准

豌豆,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只是,许多种植户反映豌豆产量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将为您揭秘五大种植技巧,助你提高豌豆产量。

豌豆产量不高,指豌豆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预期标准

一、土壤要求

豌豆对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大部分能种植农作物的地区都能种植豌豆。但为了提高产量,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 土壤应选择排水良好、透气性好的沙质壤土。
  • 土壤pH值以6.0-7.5为宜,过酸或过碱均会影响豌豆生长。
  • 种植前要深翻土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豌豆根系发展。

二、种植面积

合理的种植面积是保证豌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每亩可种植豌豆2000-2500株,具体数量要根据品种、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

品种 适宜种植密度
早熟品种 2500-3000株/亩
中熟品种 2000-2500株/亩
晚熟品种 1500-2000株/亩

  1. 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浸泡在40%的盐水中,捞出不饱满、有病虫害的种子。晾干后,进行播种。

  2. 播种

    选择晴朗、土壤湿润的天气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3-5厘米,覆土厚度为2-3厘米。

  3. 大田施肥

    基肥: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硫酸钾7-10千克或草木灰50-100千克。

    追肥:开花期追施尿素10-15千克。

  4. 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适时灌溉,避免旱涝灾害。

  5. 采收

    嫩荚采收期:花后8-10天,豆荚已充分长大并停止伸长时。

四、注意事项

1.豌豆不宜连作,以减轻病虫害发生。

3.适时防治病虫害,如豆荚螟、豌豆蚜等。


从豌豆产量不高,指豌豆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预期标准。过渡到提升豌豆亩产,破解低产难题,我们开始新的讨论。

豌豆种植,突破亩产瓶颈

在农作物的世界里,豌豆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只是,许多种植者都面临着亩产低下的困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提升豌豆的亩产量。

种子处理,奠定高产基础

豌豆产量不高,指豌豆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预期标准

科学施肥,营养均衡供给

田间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田间管理是确保豌豆高产的关键。在豌豆生长期,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要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对于生长不良或过密的幼苗,要及时疏除,确保植株间的通风透光。

植株管理,精准调控

豌豆生长过程中,要适时进行插架整枝,确保植株均匀分布,提高光能利用率。在结荚期,适当追肥,每亩施用尿素5-10千克,并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以补充营养,提高产量。

采收时机,把握最佳状态

未来展望,创新驱动发展

因为科技的发展,豌豆种植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进一步优化豌豆种植模式,提高亩产量。同时,加强市场调研,拓宽销售渠道,让豌豆的种植收益更加可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3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