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河东杏鲍菇首次出口欧洲,开启中韩农产品贸易新篇章
在阳光明媚的韩国河东地区,一片生机勃勃的菌菇种植园里,一种名为杏鲍菇的珍品正悄然崛起。近日,这批杏鲍菇首次踏上了欧洲的土地,标志着中韩农产品贸易的新篇章已然开启。
河东杏鲍菇,品质之选
此次出口的杏鲍菇,产自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法人金益东,毕业于庆尚大学农学院,凭借在青岛种植杏鲍菇的经验,于2010年在约1万平方米的菌种培养室对杏鲍菇的培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去年三月,金代表成功收获第一批自己种植的杏鲍菇。
据负责人介绍,菇房上一批生产的鲜品杏鲍菇首次成功出口澳大利亚。近日,韩国庆尚南道密阳市一菇房呈现一片喜人景象,在菇房上方增湿设备的配合下,瓶栽杏鲍菇长势良好。
中韩农产品贸易,互补共赢
指标 | 数值 |
---|---|
农业产业内贸易指数 | 0.9 |
杏鲍菇出口量 | 1.5吨 |
预计杏鲍菇产量 | 600吨 |
据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良好,互补性强。其中,Bi表示i产业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与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当Bi接近于0时,说明双方间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可以得出,农业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9,表明中韩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互补性。
中韩自贸区使中国水产企业出口的部分农产品立即或逐步免交关税,从长远看将有利于我国水产企业保持在韩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但也会使更多的企业涉足对韩贸易领域。中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为韩国、日本、美国和欧洲,据海关数据统计,2014年1季度中国出口韩国水产品数量和金额均列主要出口市场之首,增长态势明显。
目前就农产品贸易而言,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二大出口目标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而韩国则为中国农产品第四大出口国。韩国的葡萄和蘑菇也在努力争取中国的市场份额。近日,韩国阳光玫瑰葡萄和蘑菇也在瞄准中国市场。
韩国彩椒,首次出口中国
记者从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北京代表处获悉,因为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往来加强,韩国的黄金金针菇、杏鲍菇和平菇等食用菌瞄准中国市场。此外,韩国彩椒也将于10月份正式出口中国,这也是韩国彩椒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中韩FTA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影响分析表明,加入世贸组织并未显著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但建立自由贸易区却明显影响了ee国农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对畜产品、果蔬和水产品的影响更为显著。
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首航欧洲,出口澳大利亚
市场拓展
金代表预计今年将收获杏鲍菇达600吨,计划在今年年底达到出口量20至25吨。除了出口北美和加拿大,该农场所产的杏鲍菇还将供应国内如乐天超市等大型卖场,满足消费者对杏鲍菇的需求。
中韩自贸区带来的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