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鹌鹑养殖效益低,如何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农业领域,鹌鹑养殖因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营养价值,逐渐受到关注。只是,由于多种因素,鹌鹑养殖效益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鹌鹑养殖效益。

鹌鹑养殖效益低,如何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一、选种与饲养管理

优质的鹌鹑品种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基础。

品种 特点 适宜养殖条件
朝鲜鹌鹑 体型适中,产蛋率高 适宜温暖湿润的环境
日本鹌鹑 体型较小,适应性强 适宜多种气候条件
白羽鹌鹑 体型较大,肉质较好 适宜干燥通风的环境
  •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确保鹌鹑健康生长。
  • 定期进行疾病预防,减少疾病发生。
  • 保持鹌鹑舍清洁卫生,提供舒适的养殖环境。

三、疾病防治

疾病 症状 防治方法
球虫病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
支气管炎 咳嗽,呼吸困难 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溃疡性肠炎 腹泻,体重下降 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市场拓展

  • 加强与餐饮企业的合作,开拓鹌鹑肉和鹌鹑蛋的市场。
  • 开发鹌鹑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 参加农业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

五、案例分析

某养殖户在2019年开始养殖鹌鹑,通过选种、科学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市场拓展等措施,使鹌鹑养殖效益逐年提升。据统计,该养殖户的鹌鹑养殖年利润从2019年的5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20万元。


我们刚刚完成了鹌鹑养殖效益低,如何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讲解,现在切换到鹌鹑养殖:技术革新,效益倍增。

选址与基础设施建设

在鹌鹑养殖的起步阶段,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址至关重要。理想的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其他畜禽养殖场以及污染源,确保交通便捷,便于运输生产和生活物资。例如,位于江苏省张家港的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饲料技术部,就选用了交通便利的闲置房屋作为鹌鹑养殖基地,并注重了房屋的结实、整洁、通风、采光和保暖性能。

品种选择与孵化技术

品种选择是鹌鹑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朝鲜鹌鹑为例,成年公鹌鹑体重在125~130克,母鹌鹑在140~150克,40~50日龄即可开产,年产蛋率高达75%以上。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孵化机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胚胎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例如,孵化机内温度控制在38~39℃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

鹌鹑养殖效益低,如何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雏鹑的饲养管理是保证鹌鹑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要保证雏鹑的饮水充足,通常采用0.01%的高锰酸钾水,让每只雏鹑都能喝到。要定时观察雏鹑的精神状态和采食饮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还要注意保持鹑舍的清洁卫生,每周进行一次消毒,防止疾病发生。

光照与温度控制

光照和温度对鹌鹑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通常,雏鹑的光照时间为1~5日龄全天24小时光照,6~10日龄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光不低于22小时,11~20日龄每天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光不低于20小时。温度方面,21~28日龄温度控制在24~25℃,29~35日龄温度控制在20℃。

疾病防治是鹌鹑养殖的重要环节。常见的疾病有白痢、球虫病、溃疡性肠炎等。针对这些疾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白痢可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的比例拌入饲料或溶于饮水中;球虫病可用饲料与饮水中添加0.04~0.08%的土霉素和金霉素;溃疡性肠炎可用饲料与饮水中添加0.1%的痢菌净。

饲料和营养管理对鹌鹑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有着重要影响。在饲料选择上,应根据鹌鹑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搭配饲料配方。例如,作种用的青年鹌鹑要适当限制饲喂,控制体重,防止性早熟。饲料配方与雏鹑饲料基本相同,但要适当提高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通过以上技术革新,鹌鹑养殖的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以朝鲜鹌鹑为例,35日龄即可见蛋,300日龄母鹌鹑平均产蛋率仍可达85%以上,年产蛋280~300枚,平均蛋重10克。此外,夜间增加光照可提高产蛋率25%,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效益。

鹌鹑养殖技术革新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还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应继续关注技术革新,为鹌鹑养殖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