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杏鲍菇在冷库环境下的高效种植方法

冷库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杏鲍菇,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如何在冷库环境下实现杏鲍菇的高效种植,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杏鲍菇在冷库环境下的高效种植方法

一、杏鲍菇的生长习性

杏鲍菇属于伞形花科刺芹属,是一种木腐性真菌。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喜温、喜湿、喜光。在冷库环境下,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

1. 菌种制作

种类 培养基 培养条件
母种 PDA或PSA 25℃恒温,8-10天长满斜面
原种和栽培种 小麦种、米糠、糖、磷酸二氢钾、石膏 25℃培养,30-35天长满

菌袋进入冷库前,需进行严格挑选和处理。对污染的菌袋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黄斑消进行全袋清洗,确保入库前无污染。

3. 适时开袋通气

菌丝复壮后,保持库内空气湿度90%以上,解开袋口通气或切圆孔通气,刺激原基出现,防止温度过高。

温度是杏鲍菇栽培成功的关键。菌丝体生长温度为22-27℃,最适温度25℃左右。出菇温度范围为8-16℃,最适温度10-18℃。湿度维持在90%以上,利于菇体生长。

菌丝生长阶段无需光线,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需要散射光,适宜光照度为500-1000lx。菌丝生长阶段所需氧量较小,原基生长期需充足氧气,子实体生长发育期CO2浓度以小于0.02%为宜。

当菇体长至8厘米以上或伞盖将平时进行采收,每个菇可分别采收。采收后,把菇体打冷至0-4℃进行包装,用真空袋、泡沫箱可保存5-7天。

三、案例分析

某农业合作社采用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2019年6月至10月出菇,产量较往年提高30%,转化率提升20%。通过优化菌种制作、菌袋处理、温度湿度控制等环节,实现了高效种植。

在冷库杏鲍菇的高效种植中,菌种制作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母种通常采用PDA或PSA培养基,通过常规的试管斜面制作和接种培养,在25℃的恒温条件下,大约8-10天就能在斜面上长满。接下来是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原种培养基的配方包括小麦种93%、米糠5%、糖1%、磷酸二氢钾0.3%、石膏1%。而栽培种则推荐使用棉子皮,以防止出菇期杂菌感染。其培养基配方为棉籽皮78%、糖1%、麸皮18%、石膏1%、石灰1.5%、磷酸二氢钾0.3%。将材料按配方称重混合后,装填至罐头瓶或小袋中,进行高压灭菌,冷却至30℃以下后接种,然后在25℃下培养30-35天即可使用。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杏鲍菇在冷库环境下的高效种植方法

六、适时采收与储存:确保杏鲍菇品质与销售

通过以上详细的技术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冷库杏鲍菇的产量,还能保证其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