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周期长,从孵化到成熟需18个月
鸵鸟,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以其独特的羽、皮及肉等价值,成为农业养殖领域的焦点。只是,你知道吗?从孵化到成熟,鸵鸟的养殖周期长达18个月,这期间,饲养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鸵鸟养殖周期,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
一、孵化期
鸵鸟的孵化期大约为40-42天。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 保持孵化温度恒定,通常为38-39℃。
- 确保孵化器内湿度适宜,一般为50%-60%。
- 定期检查蛋的孵化情况,及时清除破蛋、坏蛋。
- 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幼鸟生长发育的需求。
- 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为35-37℃。
- 定期观察幼鸟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 逐渐增加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满足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
- 加强运动,提高幼鸟的体质。
- 定期进行驱虫、防疫等工作。
- 保持饲料营养均衡,避免过度饲养。
- 加强管理,预防疾病发生。
- 适时进行产蛋管理,提高产蛋率。
饲养管理要点
阶段 | 注意事项 |
---|---|
孵化期 | 保持温度、湿度适宜,定期检查蛋的孵化情况。 |
幼雏期 | 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期观察生长情况。 |
生长期 | 逐渐增加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加强运动,进行驱虫、防疫。 |
成熟期 | 保持饲料营养均衡,加强管理,预防疾病,适时进行产蛋管理。 |
鸵鸟养殖周期长,从孵化到成熟需18个月,需关注饲养管理。的部分结束了,下面讨论18月长周期,养殖管理关键期。
幼雏期的细致呵护
刚出生的鸵鸟幼雏,它们的生活规律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时钟。每天清晨,伴因为第一缕阳光,它们在运动场上欢快地奔跑,活力四溢。这时,饲养员们便开始了精心的一天。根据鸵鸟幼雏的生活习惯,我们选择在6:30-7:30这段时间进行首次饲喂,确保它们能摄入充足的营养,迎接新的一天。在幼雏期,我们采用比鸡稍高的营养水平,并注重补充钙、磷、微量元素以及多维素等添加剂。青饲料如鲜嫩青草和蔬菜叶等易消化吸收的食材,是它们的日常美食。每只幼雏每日平均摄入青饲料1.2-1.5公斤,精饲料1-1.5公斤,以保证它们健康成长。
生长期的稳步提升
因为鸵鸟幼雏逐渐长大,它们进入了生长期。这一阶段的体重从40-60公斤增加到100公斤,是它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采用室外放牧饲养为主,让它们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充分运动,增强体质。在饲料转换过程中,我们逐步将幼雏料转变为育成料。3月龄脱温后的第一二周,饲料中2/3为幼雏料,1/3为育成料;第三周,比例为1/3幼雏料,2/3育成料;到4月龄时,完全采用育成料。此时,每只鸵鸟每日所需精料日粮约1.5-2.5公斤,其中牧草粉占比10%-20%,青饲料每日平均给予2.5-3.5公斤,甚至高达5公斤,根据体重增减灵活调整。
产蛋期的科学管理
雌鸵鸟在24-30月龄,雄鸵鸟在36月龄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前,我们采用大群饲养,每群20-30只。产蛋前1个月,进行配偶分群,以4只为一饲养单位。分群工作一般在傍晚进行,先将雌鸵鸟引入种鸟舍,再引入雄鸟,减少雌雄之间、种群之间的排异性。在产蛋期,我们注重饲料的营养均衡,确保产蛋质量。精饲料喂量一般控制在每只1.5公斤左右,以防过肥而使产蛋量下降或停产。
成熟期的收获季节
经过长时间的精心饲养,鸵鸟终于迎来了成熟期。这一阶段的鸵鸟羽、皮及肉等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我们通过科学的管理,使得鸵鸟养殖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未来的养殖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我国鸵鸟养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