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春甘蓝未熟抽薹,影响产量和品质

春甘蓝,作为我国春季蔬菜市场上的重要品种,其未熟抽薹现象一直是菜农们头疼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甘蓝的产量,还降低了其品质,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春甘蓝未熟抽薹,影响产量和品质

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分析

  • 品种选择不当:不同品种的春甘蓝,其冬性强弱不同,未熟抽薹率也存在差异。
  • 播种期不当:过早播种或过晚播种,都可能导致春甘蓝未熟抽薹。
  • 苗床温度管理不当:苗床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春甘蓝未熟抽薹。
  •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异常,如倒春寒等,也可能导致春甘蓝未熟抽薹。
措施 具体方法
品种选择 选择冬性强、未熟抽薹率低的品种。
播种期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苗床温度管理 合理控制苗床温度,防止过高或过低。
气候因素 关注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案例分析

以河北省某蔬菜种植基地为例,2019年该基地种植了100亩春甘蓝,由于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导致未熟抽薹现象严重,产量损失达30%。2020年,该基地根据专家建议,采取了以下措施:选择冬性强、未熟抽薹率低的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调整播种期;合理控制苗床温度;关注气候变化,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结果,2020年春甘蓝产量提高了20%,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春甘蓝未熟抽薹是一个复杂的农业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治。通过科学选择品种、合理控制播种期和苗床温度、关注气候变化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春甘蓝未熟抽薹,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效益。


说完了春甘蓝未熟抽薹,影响产量和品质。,接下来聊聊春甘蓝抽薹,防损增产有妙招。

春甘蓝早熟与丰产,田间管理有秘诀

在农业生产中,春甘蓝的早熟与丰产一直是菜农们追求的目标。只是,春甘蓝在生长过程中,未熟抽薹的问题常常困扰着种植者。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加强田间管理的技巧,助你实现春甘蓝的早熟和丰产。

春甘蓝在缓苗后,要避免幼苗生长过旺。这时,我们可以采取两次小蹲苗的措施。第一次在缓苗水后进行中耕,过7天左右再浇一水,再中耕。第二次在施肥、浇水后进行,如此反复,4到5次后即可开始收获上市。这种方法能有效促进春甘蓝早熟。

春甘蓝未熟抽薹,影响产量和品质

2000年,邯郸市春早熟甘蓝发生大面积未熟抽薹,据统计,发生面积达5800公顷,占种植面积的98%以上,抽薹率高达20%,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元。这一事件提醒我们,春季甘蓝的栽培管理不容忽视。

适时播种,控制苗床温度

华北地区的“8398”、“中甘11号”等早熟春甘蓝品种,适宜的播种期应在12月底到1月初冷床播种,或在1月中下旬在温室或改良阳畦育苗。齐苗后要注意放风,苗床最高气温一般不要超过15℃,加强对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的管理,防止幼苗徒长。

品种选择与播种期调整

不同品种的甘蓝,其冬性强弱存在差异,抽薹率也有差异。例如,迎春等品种冬性较弱,未熟抽薹率较高,而超级争春等品种未熟抽薹率较低。因此,选择合适的品种和调整播种期,是预防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关键。

应对倒春寒,提前预防

去年甘蓝商品菜售价高,激发了农民种植春甘蓝的积极性。只是,今年倒春寒现象较为严重,这增加了春甘蓝发生抽薹的几率。因此,我们要提前预防,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春化阶段与抽薹关系

春甘蓝在通过春化阶段后,容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低温长日照作物,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达到一定大小的幼苗后,才能接受低温感应,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抽薹开花。

大棚栽培管理要点

定植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里并且覆盖地膜的早熟春甘蓝,浇定植水后也要控制浇水,棚温一般控制最低不低10℃,最高不超过25℃。大棚要注意放风,以控制外叶徒长,促进早熟。开始包心时注意追肥、浇水。

为防止春甘蓝未熟抽薹,我们需要在幼苗生长前期保持苗床温度偏低,防止幼苗生长过快;3到4叶以后,适当提高床温,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并防止低温影响,及时淘汰差苗和可能抽薹的幼苗。同时,确保播种期在适宜范围内,减少未熟抽薹的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