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菇阶段病害:菇体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
作者:茶农雅士•更新时间:14小时前•阅读5
在平菇的种植过程中,出菇阶段是关键时期。只是,这个阶段也是病害频发的时期,尤其是菇体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菌盖边缘卷曲,生长缓慢等问题。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病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策略。
常见病害及症状
病害名称 | 症状描述 |
---|---|
干腐病 | 菇柄根部或菌盖局部呈微黄色,菇体生长缓慢,僵化直至整株被感染,成菇菌褶扭曲,萎缩干巴。 |
湿腐病 | 菇体发病时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发病部位有潮湿感,并逐渐向组织内部渗透,直至菇体腐烂,并有粘稠状分泌物,散发出恶臭。 |
锈斑病 | 平菇菌盖、菌柄上产生锈褐色斑点,主要原因是通风不良、湿度过大。 |
防治策略
- 保持菇棚地面墙壁浇水,保持稳定的空间湿度,减少向菇体喷水量。
- 喷施菇体使用的水源要清洁,可加入1%漂白粉消毒水源。
- 喷雾状水,做到轻喷、勤喷,一次喷至菇体表面有湿润感即可。
- 合理使用农药,保持菇房通风,空气清新。
- 加强清洁、杀菌等预防性措施。
- 发生病害后,及时将病菇及病袋移出棚外,喷洒或浸泡500倍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后,予以堆酵处理。
案例分析
某平菇种植户,在出菇阶段遇到了严重的病害问题。通过实施上述防治策略,该种植户成功控制了病害的蔓延,提高了菇体的品质和产量。
案例分析:菇病防治,菌盖卷曲,生长缓慢的解决方案
在平菇种植过程中,菌盖卷曲、生长缓慢是常见的病害现象。这不仅影响菇农的经济收入,还降低了平菇的商品价值。以下,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 在菇棚地面墙壁浇水,保持稳定的空间湿度。
- 喷施菇体使用的水源要清洁,加入1%漂白粉消毒水源。
- 喷雾状水,做到轻喷、勤喷,一次喷至菇体表面有湿润感即可。
- 避免使用大水直接浇灌,最好采用雾灌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平菇的生长速度得到了明显提升,菌盖卷曲现象也逐渐消失。
另一位菇农在种植平菇时,发现菇体发病时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发病部位有潮湿感,并逐渐向组织内部渗透,直至菇体腐烂,并有粘稠状分泌物,散发出恶臭。这是典型的湿腐病。
针对这一问题,菇农采取了以下措施:
- 加强菇棚的通风,降低湿度至75%以下。
- 及时将病菇及病袋移出棚外。
- 喷洒或浸泡500倍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后,予以堆酵处理。
在平菇的子实体喷药后,菌盖停止生长,边缘形成一条黑边、翻卷。这是典型的药害。
- 禁止使用有害的农药。
- 选择合适的农药,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 加强喷洒技术,避免农药残留。
在未来,因为农业科技的发展,菇病防治技术将更加成熟,为菇农提供更多的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平菇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