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浙江慈溪海通西兰花良种国产化选育项目通过验收

项目启动,科研力量集结

2018年,浙江省牵头启动了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旨在整合国内外育种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快品种创新步伐,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局面。

浙江慈溪海通西兰花良种国产化选育项目通过验收

浙江省农科院的李国景研究员担任联合攻关组的首席专家,他表示,近三年来,攻关组构建完成了415份西兰花种质材料DNA指纹库。

海通项目,西兰花育种新突破

宁波海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宁波市科技局择优农业攻关项目“西兰花良种国产化选育研究”近日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项目通过五年多的努力,收集国内外西兰花种质资源233份,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41个基因型的再生植株556份,并通过测配选育出生育期70天左右,株型紧凑、花蕾细、商品性好、适宜保鲜与速冻加工的西兰花新品种“海绿”。

目前,这种西兰花新品种已在宁波、杭州、台州等4000多亩地示范推广。

国产西兰花种子,助力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西兰花种业发展受制于人,国产西兰花种子比重增长缓慢,一度面临“无种可用”“种贵伤农”的尴尬局面。

此次海通项目的成功验收,标志着我国西兰花育种技术取得了新突破,将有效提高慈溪市西兰花产品科技含量和出口创汇能力,提升该市西兰花产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项目成果,造福农民

种植西兰花的效益可观,好的时候,一亩净利润超过3000元。因此,西兰花种子越来越紧俏。

未来展望

国家西兰花良种联合攻关组提出,通过五年努力,实现替代进口、引领全国、带动产业的目标;到2022年,在我国西兰花主产区累计推广自主育成新品种。

12月15日,国家西兰花联合育种攻关测试点在四川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跳墩社区一组正式开园。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专家王峥、内江市委一级巡视员田文平、内江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李义兵、内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刚、内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刘兆伦等出席揭牌和观摩活动。

浙江慈溪海通西兰花良种国产化选育项目通过验收

当前,国产西兰花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进口种子在青花菜、杂交抗病菠菜、杂交菜用胡萝卜、耐抽薹白菜等品种上更具优势。我国西兰花育种研究单位较少,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形成,且在花球色泽、形状、蕾粒大小、稳定性等方面的改良仍是难题。

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汪彤的报道中,国产种子按粒卖、进口种子论斤卖的现象曾一度司空见惯。为打破国外品种垄断,宁波海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慈溪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等单位,开展西兰花种质创新及选育技术、杂种优势利用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协作攻关。

我国最早引入并种植西兰花的主栽区之一,临海市上盘镇村民于1989年引入试种,2003年被授予“中国西兰花之乡”。近年来,临海西兰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年产量14万吨左右,占浙江总量的60%、全国的25%。2010年2月21日,“临海西兰花”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9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