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山药根腐病是山药根部病害,由真菌引起

山药,作为集食用与药用价值于一体的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在种植过程中,山药根腐病却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山药的产量,更对其品质造成了严重损害。

山药根腐病是山药根部病害,由真菌引起

一、山药根腐病的病因探秘

  • 种植密度过大:株行距太小,搭架过低,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增加发病风险。
  • 土壤病菌积累:连年种植,土壤中病菌积累,或根结线虫发生严重,容易诱发根腐病。
  • 施肥不当: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肥料中含有的病菌带入田间,或土壤透气透水性差,偏施氮肥,植株嫩弱,易感病。

山药根腐病主要危害山药的地下根部和细根及当年形成的块茎。初期,根部会出现褐色坏死斑,局部坏死,严重时全根腐烂。地上部分表现为叶色不正,叶脉附近褪绿或叶缘坏死。

1. 栽培管理

  • 合理轮作: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的危害。
  • 选择健康种薯: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薯,种植前晾晒3-5天,每天翻动1-2次。
  • 控制种植密度:适量降低密度,增加支架高度,保证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2. 药剂防治

  • 发病初期,可选用30%甲霜·恶霉灵水剂、50%多菌灵·福美双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700倍液等药剂灌根处理。
  • 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
  • 底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适当加入土壤消毒剂,改良土壤,减少土壤病菌。
  • 氮磷钾搭配施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 合理浇水,防止田间积水。

山药根腐病是山药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药剂防治和水肥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确保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 具体方法
栽培管理 合理轮作、选择健康种薯、控制种植密度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灌根处理,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水肥管理 底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氮磷钾搭配施用,合理浇水
  1. 种植密度过大过密种植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容易引发病害。
  2. 土壤病菌积累连年种植使得土壤中病菌积累,增加根腐病发生几率。
  3. 肥料使用不当未腐熟的有机肥和黏重土壤透气性差,均为病害提供了温床。
  1. 合理轮作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的危害。
  2. 科学施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甲霜·恶霉灵水剂、多菌灵·福美双等药剂进行灌根处理。
  4. 种薯管理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薯,种植前进行晾晒,减少病菌传播。

案例分析:四川雅安山药种植的根腐病防治实践

山药根腐病是山药根部病害,由真菌引起

未来展望:科技助力,根腐病防治更上一层楼

因为科技的发展,生物防治、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药根腐病的防治将更加高效、环保,为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