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日光温室黑莓丰产栽培技术,探讨提高黑莓产量与品质的方法

黑莓,这一原产于美国的蔷薇科多年生藤本果树,以其硕大的果穗、圆锥形的黑色果实和独特的风味,在我国农业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本文将深入探讨日光温室黑莓丰产栽培技术,旨在为提升黑莓产量与品质提供实用指导。

日光温室黑莓丰产栽培技术,探讨提高黑莓产量与品质的方法

一、黑莓日光温室栽培的优势

日光温室栽培黑莓,不仅能够有效延长黑莓的上市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改善果实品质,具体优势如下:

  • 延长采摘期,提高市场竞争力
  • 改善果实品质,提升口感与营养价值
  • 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与收益

1. 定植技术

黑莓定植时,应选择南北向,株行距为1m×1.5m。挖宽深60~70cm的定植沟,沟底填15~20cm厚的玉米秸秆,上面撒施少量尿素。按每667平方米施优质鸡粪2500kg的标准计算用肥量,与表土充分混合回填,浇水沉实。

2. 肥水管理

每年9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施优质鸡粪2500kg及氮磷钾复合肥50kg。新梢速长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0kg,并每隔10天喷1次0.2%的尿素,连喷3次。花前3~5天喷0.3%硼砂,隔1~2天再喷0.2%~0.3%硫酸锌,降低小果比率。果实膨大期,施磷酸二铵50kg。

3. 整形修剪

黑莓的整形技术一般沿用葡萄的篱架整形方式。栽植当年幼苗萌发时,留3~4个生长旺盛的新梢,当枝蔓长到30~40cm时向上吊绑,其余从基部剪去,形成3~4个主枝。每条主枝上培养2~3个侧枝,主枝一般在1.0~1.2m时摘心,侧枝一般在长50cm时摘心,营养枝一般留5~7叶摘心。

黑莓要求7.2℃以下温度经过1000h才能通过自然休眠。11月中旬扣膜上草帘,使温室内不见光,夜间打开全部通风口,将温室内温度调控在-2~7.2℃。经过30天左右,即12月中旬便可逐步升温。

5. 补光与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光照不足,光质差是冬暖式日光温室栽培黑莓存在的普遍问题,因而要补充光照,在坐果前每天补充1h,坐果后每天补充2h。补充二氧化碳气肥是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的一项技术,增产幅度一般都在25%~30%之间。

黑莓开花前两天在温室内放蜂已备花期授粉,提高座果率。在初花期喷0.5%的硼砂加0.2%的尿素;盛花期喷5~10mg/L的赤霉素加0.2%磷酸二氢钾,均可提高座果率。同时花期疏除过多花穗,落花后1周疏果,每穗留果20~30个,最多不超过40个。

7. 病虫害防治

利用温室栽培黑莓病虫害相对较轻,萌芽前喷1次5°Be石硫合剂,若出现灰霉病和根腐病,可用1000倍速克灵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防治。

三、案例分析

2003年春定植黑莓壮苗,当年扣棚,翌年5月中旬每667平方米产量达1000kg;2005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达1500kg;2006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达1900kg。3年平均价格为26元,栽后第2、3、4年每667平方米产值分别为26000元、39000元、49400元,试验温室前4年每667平方米毛收入共114400元,经济效益相当显著。

年份 产量 产值
2004 1000 26000
2005 1500 39000
2006 1900 49400

日光温室黑莓丰产栽培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涉及多个方面。通过掌握这些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高黑莓产量与品质,为我国黑莓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黑莓,原产于美国,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被誉为“生命之果”。在日光温室中栽培,黑莓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01年,黑莓首次引入山东莱芜,经过几年的试验,其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已经成熟。黑莓果实大,平均穗重500g,单果重10.8g,品质极上,丰产抗病,商品价值高。

日光温室黑莓丰产栽培技术,探讨提高黑莓产量与品质的方法

1. 试验地条件与棚室结构:试验地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203天,年均有效积温4264.5℃,年均日照时数2629.2h。温室为钢架结构,座北向南,东西方向延长,东西长85m,南北宽9m,棚前高1.5m,脊高3.5m,后墙高2.5m,墙厚1.0m。

三、主要栽培技术

2. 湿度管理:从升温催芽时开始,第一周要实行低温管理,白天保持20℃左右,夜间10~15℃,以后逐渐升温,一直到萌动发芽为止,白天可升到28~30℃,夜间保持15~20℃,最低不低于5℃。

2. 果实膨大期管理:果实膨大期喷施0.5%的葡萄糖液,能显著提高果实糖度,降低酸度,增进果实品质。果实成熟前10天疏除树冠上部遮光严重的旺长新梢,以利于果实着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