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茬大葱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选种与播种
为了提高复种指数,解决粮经争地矛盾,我们进行了麦茬大葱套种玉米的栽培试验。试验中,我们选择了鲁杂9号葱种和郑单958玉米种。
鲁杂9号葱种早熟,葱白长40-60厘米,单株重250克,茎杆粗壮,结实,耐肥水,抗病、抗倒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
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亩大田用种量为1.2-1.5千克。要求稀播,争取大苗、壮苗。
二、大田整地施肥
在麦收获后,按预定1米行距挖定植沟,沟深40厘米,宽80厘米,埂宽40厘米。亩用充分腐熟有机肥1500千克,并拌3%辛硫磷颗粒剂3-5千克,碳铵200千克,过磷酸钙300千克,硫酸钾20千克,把肥料均匀撒施在定植沟内进行深翻,翻深20厘米,整平,并将沟埂整平。
三、抢时移栽套种
施肥整好地后,先在埂上点播玉米,株距15-20厘米。如果地干要下足底水,确保一播全苗。沟内浇透水后,定植葱苗,葱株距3-4厘米,葱苗要求径粗0.8厘米左右,苗高25厘米以上,无病虫,长势健壮。栽植深度10厘米。
四、田间管理
1. 追肥培土
葱苗定植活棵后,中耕除草。若发现倒伏苗,要及时扶正。葱在套种期,由于玉米遮荫,见光时间较正常栽培短,在生长期,可用0.3%磷酸二氢钾和光合微肥叶片喷施3-4次,促进光合作用。汛期注意清沟沥水,防涝防渍。
2. 病虫害防治
葱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软腐病等。对病害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方法是从活棵到培土期,根据天气情况分别用葱蒜菌绝、农用链霉素混合液和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混合液交替预防4-5次,以防病害发生。
玉米种选用郑单958。该品种中早熟,矮秆,抗倒,叶片上举,株形紧凑,抗病、耐旱,优质高产,适宜套种。
五、采收
玉米到9月中旬,穗壳黄熟时及时采收,并将秸秆运出葱地,以利于葱的追肥培土。葱11月上中旬采收,并按标准进行分级,按市场行情确定出售或贮存。
通过麦茬大葱套种玉米的栽培试验,我们获得了大葱亩产达4500千克、玉米亩产达510千克的好收成。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双丰收,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了提高土地的肥力,专家在播种前对大田进行了深翻,并施入了充足的有机肥和化肥。这种科学的施肥方法不仅提高了土壤的肥力,还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在抢时移栽套种环节,专家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了移栽时间。通过精确的株距和行距,确保了作物之间的通风透光,提高了成活率。
在田间管理阶段,专家密切关注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针对病虫害问题,专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了作物的健康成长。
七、采收与销售:丰收在望,市场前景广阔
在经过精心管理后,大葱和玉米均取得了丰收。专家根据市场行情,合理安排了采收和销售工作,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