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大棚芦蒿春毛豆伏青菜交效种植,指在同一大棚内按季节交替种植不同蔬菜

一、品种选择

在实施大棚芦蒿、春毛豆、伏青菜交效种植模式时, 需精选适宜的品种。芦蒿宜选用早熟、高产、耐寒且味道浓重的大叶青茎品种;春毛豆则需选择早熟、大粒、高蛋白的优质品种,如宁蔬60、台湾292等;青菜应选耐热、抗病能力强的矮杂1号、热抗青等品种。

大棚芦蒿春毛豆伏青菜交效种植,指在同一大棚内按季节交替种植不同蔬菜

二、茬口安排

大棚芦蒿、春毛豆、伏青菜交效种植模式中,大棚跨度一般为6米。芦蒿于7月中下旬定植,12月初扣棚,翌年1月至3月上旬上市;早毛豆于3月上旬点播于大棚内,5月底至6月初采收上市;小青菜于6月中旬播种,7月上中旬收获结束。

三、种植技术要点

1. 大棚芦蒿

芦蒿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10,选择疏松、肥沃、保水性好的沙壤土田块种植,忌连作。定植前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腐熟饼肥75—100公斤、尿素30公斤作基肥,深耕晒垡。选用上年末收割或只割了1次的芦蒿作种苗。定植时剪去芦蒿顶部嫩梢,每枝留15—20厘米长。按行距40厘米、株距25—30厘米栽插,每穴栽1—2枝,栽后压紧土,浇透水。

8月中旬和9月中旬可视植株长势,结合浇水追施2次肥,一般每次每亩施尿素10公斤。12月初当气温降至15℃以下时,齐地割去芦蒿的地上部分,再每亩施人粪尿肥3000—4000公斤或有机复合肥50公斤,隔5-7天平铺地膜并扣大棚,大棚四周压实。棚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2—15℃,湿度控制在80%—90%。当芦蒿地上茎长至10—15厘米高时,用80x10^-6—100x10^-6浓度的赤霉素液加2.5%的增白剂、增粗剂各30毫升喷雾。茎长到25——35厘米高时齐地割下上市,一般可割2-3茬。

早毛豆播种前,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25%蔬菜专用肥50—75公斤。按行株距30厘米x30厘米或40厘米x25厘米播种,每穴播种2—3粒,每亩播种量6—7公斤,播后浇透水并铺地膜,膜四周用泥压实。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适时进行定苗,每亩留苗1.3万—1.6万株。毛豆生长中期施好促花肥、结荚鼓粒肥,每次每亩结合浇水施尿素10公斤。采收前15天,用浓度为0.3%—0.5%的磷酸二氢钾液、浓度为1%—2%的尿素液或惠满丰300—400倍液进行根外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伏青菜播种前1天浇透水,每亩播种量1—1.5公斤,播后轻淋盖籽粪水,在畦面上搭高40—50厘米的架,覆盖遮阳网防高温。青菜生长期内要多次追施稀粪水。及时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

四、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大棚芦蒿、春毛豆、伏青菜交效种植模式,能够在同一大棚内按季节交替种植不同蔬菜,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据调查,该种植模式可提高产值30%以上,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品种 播种时间 收获时间 产量
芦蒿 7月中下旬 翌年1月至3月上旬 约3000公斤/亩
春毛豆 3月上旬 5月底至6月初 约1500公斤/亩
伏青菜 6月中旬 7月上中旬 约2000公斤/亩

一、芦蒿种植:因地制宜,打造高品质苗床

大棚芦蒿春毛豆伏青菜交效种植,指在同一大棚内按季节交替种植不同蔬菜

这种种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大棚资源,还实现了不同作物的互补生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芦蒿收获后,及时清理土地,为春毛豆的种植做好准备。春毛豆成熟后,再种植伏青菜,实现了土地的持续利用。

四、伏青菜种植:耐热抗病,丰富市场供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