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70岁西宁回族老汉邀教师品鲜见无花果

在青海省的西宁,有一位70岁的回族老汉,马吉权。他的生活中有一件特别的事情——种植无花果。这些无花果不仅为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更是他向尊师重教传统致敬的方式。

70岁西宁回族老汉邀教师品鲜见无花果

无花果的种植之旅

马吉权老人在三十年前,将盛产于热带和温带的无花果树移植到了青海高原。在这片高寒之地,无花果的种植并不容易,但老人凭借着一颗坚韧的心和丰富的经验,终于让这些盆栽无花果树在高原上挂满了累累果实。

每年的教师节,马吉权老人都会将自己种植的无花果移至西宁南关清真寺内,邀请教师们观赏和品尝。他说:“无花果不求华丽,只求奉献,无花而结果,这恰恰是甘为人梯的教师所具备的品格。”

在伊斯兰教中,无花果具有非凡的意义。教长金彪介绍,在《古兰经》中,专门有一章叫《无花果》,真主以无花果起誓,说明无花果很高贵,且具有非凡意义。同时,它富含营养,无花而结果,用自己实际的奉献完成使命。

传承与敬意

马吉权老人的行为,不仅是对无花果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教师职业的敬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无花果,了解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

项目 内容
种植时间 三十年前
无花果数量 近40余株
无花果意义 尊师重教,文化传承


讲完70岁西宁回族老汉邀教师品鲜见无花果,探寻传统美食文化。,让我们转向70岁老汉邀教师尝鲜无花果,传承食文化新风尚。

在这个充满感动的教师节,一位70岁的回族老汉用他的方式,向教师们表达着敬意。他不是用鲜花或礼物,而是通过自己精心培育的无花果树,为教师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惊喜。

70岁西宁回族老汉邀教师品鲜见无花果

传承食文化,弘扬尊师重教传统

情感共鸣,难忘的教师节

退休于教育战线的张世俊老师在品尝完无花果后感慨万分。他回忆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吃无花果的时光,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在青海高原成功栽培出无花果,对他既是喜悦,也是感动。

马吉权的这份心意和努力,让张世俊老师感受到了尊师重教的温暖,也让他在这个教师节过得格外难忘。

同时,我们也期待尊师重教的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教师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