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小龙虾存塘苗密度过大,导致难以养肥

2020年对小龙虾养殖户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由于虾苗需求量减小,许多跟风育苗的养殖户吃了大亏。他们想养成大虾再卖,但密度太大导致虾苗长势越来越慢,池塘水越来越浑,死亡率越来越高,最终陷入“卖不上价、又养不大”的困境。

小龙虾存塘苗密度过大,导致难以养肥

密度过大的风险

  • 投喂管理:养殖户在不清楚池塘具体存塘量的情况下,按照以往的饲料投喂习惯,容易导致饲料不足,小龙虾之间自相残杀,体质和活力越来越差。
  • 水质管理:养殖密度太大造成水浑,对溶氧影响非常大,水体自净能力下降,虾苗容易死亡。
  • 底质管理:养殖密度大意味着粪便量和死虾的数量大大增加,易造成小龙虾缺氧浮头上草,细菌感染风险增加。
  • 蜕壳管理:小龙虾的蜕壳频率和成功率是养殖能否赚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密度过大容易降低蜕壳频率和成功率。

两步轻松应对风险

针对上述情况,

  1. 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如果虾苗过多,可以将过多的虾捕捞出来,降低密度,虾苗长势自然就快起来。
  2. 采用育养分离模式:育苗和成虾养殖分开,降低虾苗存塘量,减少恶性循环。

育养分离快虾模式

  1. 通过降水位使大部分虾苗落回环沟,在内梗上围一道防逃网,使田面和环沟分开,严格把控田面的虾苗密度。
  2. 重新栽种水草,上水。
  3. 在田面养大虾,在环沟继续育虾苗。
  4. 通过区域分工,田面大虾区域通过高营养的补充和高频率的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使其生长速度远快于正常的小龙虾。
  5. 待田面龙虾卖了一部分之后再用地笼从环沟起苗放入田面。

育养分离提倡的就是不同的社会分工,这样一来,无论是苗种养殖还是成虾养殖都有了一定的社会分工,小龙虾行业才能慢慢走出目前这个僵局。希望广大养殖户找准自己的定位,是决定育苗,还是养殖成虾。

年份 小龙虾规格 收购价格
2020年 3钱左右 12元/斤
去年 2钱或2钱以上 9.5元/斤

信息来源:农村大众报


通过小龙虾存塘苗密度过大,导致难以养肥。的背景,我们引出小龙虾养殖密度高,肥育挑战加剧。

养殖密度过高,带来的风险不言而喻。投喂管理方面,由于虾苗存塘量过大,饲料投喂往往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小龙虾自相残杀现象严重。水质管理方面,密度过大导致水浑,影响溶氧,进而导致水草死亡和底部有机质积累,增加细菌感染风险。此外,底质管理和蜕壳管理也存在类似问题。

小龙虾存塘苗密度过大,导致难以养肥
  1. 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如果虾苗过多,及时捕捞出售,降低养殖密度,有助于虾苗生长。

  2. 采用育养分离模式。将育苗和成虾养殖分开,通过降水位、围网等方法,实现区域分工,降低养殖风险。

案例分享:湖北省某养殖户的成功经验

湖北省某养殖户,在2020年小龙虾养殖密度过高的情况下,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成功降低了养殖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该养殖户 降低了养殖密度,然后采用育养分离模式,将育苗和成虾养殖分开。在成虾养殖区域,通过高营养补充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的补充,提高了虾苗的生长速度。最终,该养殖户的虾苗规格达到2-3cm,每亩池塘养殖密度控制在1.4万-1.6万尾,实现了高产大虾的目标。

未来展望

因为小龙虾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过高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广大养殖户应重视养殖密度对虾苗生长、水质、底质等方面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同时,育养分离模式有望成为小龙虾养殖行业的新趋势,助力养殖户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