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李建辉用黄河水养殖大闸蟹,探索变废为宝的致富之路
在广袤的黄河之滨,有一位名叫李建辉的农民,他独具匠心,用黄河水养殖大闸蟹,不仅探索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致富之路,更是在绿色农业领域开辟了新天地。
从盐碱地到黄金蟹田
李建辉的家乡位于东营,这里曾是汪洋一片,海水退去后留下了大量的盐碱地。面对这样的土地,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但李建辉却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承包了5000亩盐碱地,决心用黄河水养殖大闸蟹,改变这片土地的命运。
黄河水的奥秘
黄河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大闸蟹的生长。李建辉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黄河水引入养殖塘,为大闸蟹创造了优越的生长环境。他介绍,黄河水中的淡盐度使得大闸蟹更加鲜甜,而磷、锌等微量元素和大闸蟹必需的脂肪等营养物质,都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
变废为宝的绿色之路
在养殖过程中,李建辉还注重环保,将农业废弃物进行干湿度调节、给氧发酵、杀虫、翻抛等处理,最终实现变废为宝。在东营区龙居镇小麻湾村,他还将牛粪发酵后用于养殖蚯蚓,形成了秸秆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粪养蟹的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门外汉到行业领头人
起初,李建辉对养殖一无所知,但他凭借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技术的钻研,从一名养殖门外汉成长为行业领头人。他不断探索,将传统的养殖模式进行创新,将养螃蟹的亩产量从原来的50多斤提高到200多斤。在2016年9月的一场台风灾害中,他的养殖场遭受重创,但他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最终带领团队度过了难关。
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李建辉的成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他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将养殖技术传授给其他农民,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养殖基地,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未来展望
面对未来,李建辉充满信心。他表示,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养殖效率,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农业产业链。同时,他还计划将养殖基地打造成一个集养殖、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绿色农业中来。
年份 | 养殖面积 | 大闸蟹产量 | 农民增收 |
---|---|---|---|
2016 | 5000 | 50 | 3000 |
2021 | 10000 | 200 | 8000 |
李建辉用黄河水养殖大闸蟹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展示了绿色农业的巨大潜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像李建辉这样的农业创新者,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实地考察:从阳澄湖到黄河口的取经之旅
为了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李建辉带领团队进行了长达1600公里的考察之旅。从南京金陵宴到苏州阳澄湖养殖基地,他们拜访了多个知名餐饮人和养殖基地负责人,深入了解大闸蟹养殖的各个环节。这次取经之旅,为李建辉的养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引进:南方的养蟹模式在黄河口落地生根
在考察过程中,李建辉发现南方的养蟹模式值得借鉴。他果断从江苏购买蟹苗,并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他将南方的养蟹模式照搬到自己的养殖场,利用黄河水进行大闸蟹养殖。
风雨无阻:创新之路上的挑战与机遇
如今,黄河水养殖大闸蟹在产业规模、高科技养殖上已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李建辉表示,将继续探索创新,将黄河水养殖大闸蟹产业推向新的高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