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在来安县养泥鳅,300亩水塘年入六七十万
在来安县的乡村田野间,有一位年轻的致富能手,他的名字叫王涛。他承包了300亩水塘,通过养殖泥鳅,每年都能收入六七十万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王涛的泥鳅养殖传奇。
从退伍军人到养殖专家
2009年,刚满20岁的王涛退伍回家后,立志要走出小山村,到上海大都市闯出一番天地。2014年,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一名从事泥鳅养殖的台湾人。被泥鳅的较高营养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所吸引,王涛决定学习泥鳅养殖技术。
学习技术,返乡创业
2015年,王涛带着在上海掘到的人生“第一桶金”,义无反顾地回到来安水口镇老家,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他承包了300亩水塘,开始了泥鳅养殖的创业之旅。
泥鳅养殖,收益可观
王涛的泥鳅养殖基地位于来安县水口镇西王村前郢组。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泥鳅开始大量上市。今年28岁的王涛,每天都能捕捞3000斤左右的新鲜泥鳅,一天能赚4万多块钱。一年下来,承包的300亩水塘里能产泥鳅20多万斤,每斤十几元,除去地租、人员开支、养殖成本等,一年纯收入可达六七十万元。
带动村民致富,共谋发展
致富不忘乡邻。回村创业近两年,王涛带动西王村20多户村民加入泥鳅养殖,为村民提供泥鳅苗、养殖技术、养殖维护、销售渠道等一条龙养殖服务。在他的带动下,还成立了生态养殖农场,吸引了外村外地的农民自发考察、自愿加入养殖队伍。
王涛的创业心得
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王涛说:“只要思路对、人勤快,在农村创业照样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通过产业脱贫让父老乡亲富起来、生活美起来。”
王涛的泥鳅养殖传奇,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创业精神,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相信会有更多像王涛这样的年轻人,投身农业,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年份 | 泥鳅产量 | 年收入 |
---|---|---|
2015 | 10万 | 30 |
2016 | 15万 | 50 |
2017 | 20万 | 60 |
2018 | 25万 | 70 |
王涛,一个曾经的退伍兵,如今在来安县水口镇西王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的故事,是从2009年退伍后,怀揣梦想踏入上海大都市开始的。在上海的六年,王涛从零开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积累了几百万的财富。然而,他的心始终牵挂着家乡,2015年,他带着数百万的积蓄,回到了家乡,开始了他的返乡创业之路。
300亩塘,年赚六七十万:泥鳅养殖的成果
基础设施的完善:创业路上的“愚公移山”
王涛的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在他看来,虽然家乡没有大面积的水塘,但“愚公尚能移山,我为何不能挖丘造塘?”就这样,他凭借着一股韧劲和拼劲,用挖掘机把山丘变成了水塘。地挖好、路铺好、办公房建好、电线电缆架好……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王涛的泥鳅养殖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未来展望:产业脱贫,让父老乡亲富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