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甘蓝壮苗培育,关注播种、管理及环境调控
春甘蓝,作为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其壮苗培育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从播种、管理及环境调控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春甘蓝壮苗培育的技巧。
一、播种技巧
春甘蓝的播种时间不宜过早,以免幼苗长得过大,容易通过春化而造成先期抽薹。一般而言,播种时间控制在12月中下旬为宜。播种前,应先对苗床浇透水,待水下渗后,用营养土重新填平床面,然后进行播种。苗床播量每平方米控制在3-4克,避免因过密致幼苗细弱。
1. 苗床管理
阶段 | 管理要点 |
---|---|
播后至第一片真叶出现前 | 不通风,保持温度:白天15-20℃,夜间8-10℃ |
第一片真叶出现后 | 开始通风,风口由小渐大,进行锻炼 |
分苗前一周 | 做好分苗床,要求土壤肥沃、疏松、平整 |
分苗前3天 | 适当降低苗床夜间温度,再行锻炼 |
分苗期 | 选晴好天气,采用间大苗的办法分苗 |
分苗后 | 用小弓棚覆盖,注意保温防寒 |
定植前10-15天 | 实施大通风、炼壮苗 |
2. 施肥与浇水
作畦床内施入有机质含量高的粪土500-700公斤,蔬菜专用肥10-15公斤,或尿素1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硫酸钾5公斤。施肥后耙平地面使土与肥混合均匀,然后作畦。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病虫害防治
春甘蓝在整个生育期处于较低温度环境,一般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只要管理得当,很少发生病虫害。若发现病虫害,及时使用适量药剂进行预防。
三、环境调控
春甘蓝播种育苗期正值寒冬季节,为避免冻害,安全生产,近年我们采用改良式小阳畦培育优质壮苗,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改良式小阳畦具有升温快、保温性能好的特点,比以前的简易苗床透光率高,光照强,可提高苗床温度。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通风,防止湿度过高导致病害发生。
春甘蓝对光照要求较高,应确保苗床光照充足。若光照不足,可适当调整苗床位置,或采取人工补光措施。
更多关于春甘蓝的信息,请关注农村创业--甘蓝频道。
春甘蓝培育案例:改良式小阳畦的应用
位于我国北方的大庆地区,近年来春甘蓝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了提高春甘蓝的产量和品质,当地农户采用了改良式小阳畦进行春甘蓝的培育。这种培育方式不仅有效避免了冻害,还提高了春甘蓝的成活率和产量。
1. 保温性能好:改良式小阳畦的北墙较高,能够有效阻挡寒风,保持苗床温度,有利于春甘蓝的生长。
案例细节
农户张先生在2019年春季采用改良式小阳畦培育了2亩春甘蓝。他选择了冬性强、耐低温弱光、抗未熟抽薹的早熟品种进行种植。在播种前,他对苗床进行了浇水和施肥,确保土壤肥沃。播种后,张先生采用“下铺上盖”的方法,用药土保护种子,同时覆盖细土,以保证种子发芽和生长。
培育过程
在春甘蓝的培育过程中,张先生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播种:在12月中下旬进行播种,每平方米播量3-4克。
2. 苗床管理:播种后,张先生对苗床进行浇水、施肥和除草,保持土壤湿润和清洁。
经过精心培育,张先生的春甘蓝在4月底成功定植。结果显示,改良式小阳畦培育的春甘蓝成活率达到98%,产量比传统苗床提高了20%。此外,春甘蓝的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深受市场欢迎。
趋势展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