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种豆角锈病防治,关注病害发生及防治措施
作者:农牧梦想家•更新时间:13小时前•阅读3
一、认识秋种豆角锈病
秋种豆角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下面出现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终枯瘦而死。症状 | 病原 |
---|---|
叶片出现褪绿黄白色斑点 | 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 |
叶片枯黄脱落 | 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 |
植株矮小,荚少而小 | 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 |
生育期缩短 | 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 |
枯瘦而死 | 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 |
1. 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春植豆角收获后,将残株死苗收集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2. 选种与选地:
- 选种栽植:选用抗病品种,起畦栽培,宜双行植或单行植,这样易排除积水及疏通透气,不利于夏孢子的降落及侵入。
- 选地:最好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的田块,不选前茬作物为种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块。这样能避过锈菌的直接侵害。
3. 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使根瘤活动增强,植株生长粗壮,叶片浓绿厚实,抗病性增强。
4. 适时施药防治:于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粉锈宁600~800倍或50%硫悬浮剂500~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每隔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秋种豆角锈病对产量影响较大,种植户们需引起重视。通过清除病残体、选种与选地、合理施肥、适时施药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秋种豆角锈病,降低损失,提高豆角产量。秋种豆角锈病防治,关注病害发生及防治措施。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秋种豆角锈病防治攻略。
随着秋季的到来,农民朋友们纷纷开始准备秋种豆角的种植工作。然而,秋季豆角种植过程中,锈病问题不容忽视。锈病不仅影响豆角的生长,还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如何有效防治秋种豆角锈病,成为了农民朋友们关注的焦点。
锈病症状及病原分析
锈病是豆角常见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或黄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并连成片,严重时叶片会枯黄脱落。锈病的病原体为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主要侵染来源是春植豆角的病残体或遗落田间的夏孢子堆。
在18-25℃的温度下,空气湿度大或雾露重时,夏孢子最易萌发侵入寄主。病株通过气流、昆虫、人畜在田间植株间传播,导致频繁的再侵染,冬孢子堆又成为翌年春植豆科作物的初侵染源。
综合防治措施详解
①选种栽植:选用抗病品种,如抗锈病能力较强的豆角品种。
②选地:最好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的田块,避免种植豆科或花生等豆科作物,以减少锈菌的直接侵害。
3. 合理施肥
案例分享:某地豆角种植户的锈病防治实践
1. 清理田间,清除病残体
通过以上措施,张大哥的豆角产量得到了保障,避免了锈病带来的损失。
秋种豆角锈病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适时喷药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锈病的发生率,提高豆角的产量和品质。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应用于豆角锈病的防治工作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