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早毛豆高效栽培,探讨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技术
毛豆,作为一种喜温暖、短日照的植物,在大棚中栽培具有显著的早熟和高产优势。以下,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提高大棚早毛豆的产量与品质。
一、整地施肥
毛豆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钙质和有机质的中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在播种前,需进行深耕施肥。一般每亩基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和45%三元复合肥30公斤,之后进行耕翻整地。
二、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大棚栽培的早熟品种,如早生白鸟、辽鲜1号、特早4号、宁蔬60等,这些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
播种前,每亩基施腐熟鸡粪1000公斤和45%三元复合肥30公斤。选择2月下旬的“冷尾暖头”天气进行播种,亩用种量5-6公斤。采用穴播,穴距15-20厘米,行距30-35厘米,每亩播8000-9000穴,每穴2-3粒,每亩留苗1.8-2万株。播种后立即覆盖地膜,并扣牢大棚四周,以增温保湿。
四、温度控制
出苗前,棚内适宜温度为15-25℃。齐苗后,白天保持20-25℃,防止高温徒长。3月中旬以后,加强通风,4月中旬揭掉大棚薄膜。
苗期不宜施肥,如叶片受低温影响发生皱叶,可每亩用黄叶敌微肥50克加水30-45公斤,选晴天中午喷施一次。开花初期用硼肥加多效唑喷施,并每亩追施45%三元复合肥20公斤。播后苗前不宜浇水,苗期过分干旱可适量浇水,开花结实期掌握“干花湿荚”的原则,结荚后浇水,防止田间积水。
六、病虫害防治
大棚毛豆苗期棚内低温多湿,易引起立枯死苗,可用百菌清烟剂200克进行防治。4叶期,用百菌清、多菌灵等药剂喷雾,隔一周再喷一次。早春毛豆虫害发生较轻,可选用毒死蜱、氟啶脲等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严禁使用甲胺磷等剧毒农药,隔7天防治1次,连防2-3次。
七、适时采收
5月中旬适时分批采摘豆荚,及早上市,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品种 | 产量 | 上市时间 | 增收 |
---|---|---|---|
早生白鸟 | 500 | 4月中旬 | 1000 |
辽鲜1号 | 480 | 4月中旬 | 960 |
特早4号 | 450 | 4月中旬 | 900 |
宁蔬60 | 430 | 4月中旬 | 860 |
通过以上技术,大棚早毛豆的产量和品质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早熟栽培技术
金锄头农业技术库的大棚毛豆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在本镇部分农户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在大棚内直播并铺设地膜等技术的应用,毛豆亩产可达500千克左右,比露地栽培提前20天上市,每亩增收约1000元,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种植要点
种植毛豆并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只需遵循以下简单措施:选择适宜的品种,如早生白鸟、辽鲜1号等;播种前施足底肥,采用腐熟鸡粪和三元复合肥;播种后覆盖地膜,提高地温和保湿;适时通风和揭膜,控制温度和湿度。
苗期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