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鳗鱼肠炎病是常见病害,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作者:田园茶韵君•更新时间:16小时前•阅读3
肠炎病在鳗鱼养殖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生不分季节,尤其在春、秋两季,水温变化大,鳗鱼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本文将详细介绍肠炎病的成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帮助养殖户提高鳗鱼成活率。
一、肠炎病的成因
肠炎病的主要原因是内服抗生素过频过量,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有益菌无法正常生长繁殖,影响鳗鱼消化排泄机能,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干。
1. 合理用药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黄霉素等抗生素,选用中草药预防疾病,如三黄粉、百毒宁等。
2. 减少应激选别操作要仔细,缩短时间,适当消毒,减少鳗鱼应激。
3. 添加微生态制剂经常性添加水产专用微生态制剂,如益生素、EM细菌、光合细菌等。
1. 正确诊断 要正确诊断,避免使用抗生素处理。
3. 制订恢复计划投饲量严格控制,按15—30天为一疗程,逐步恢复。
四、案例分析
时间 | 地点 | 问题 | 解决方案 | 效果 |
---|---|---|---|---|
2022年3月 | 广东广州 | 鳗鱼肠炎病 | 合理用药,添加微生态制剂,制订恢复计划 | 治愈率90%,成活率提高20% |
2022年7月 | 福建福州 | 鳗鱼肠炎病 | 选用中草药预防,减少应激,添加微生态制剂 | 治愈率85%,成活率提高15% |
我们刚刚完成了养殖鳗鱼肠炎病是常见病害,影响生长和成活率。的讲解,现在切换到鳗鱼肠炎病防治策略探析。
2. 水质问题:不良的水质会导致鳗鱼体内菌群失衡,进而引发肠炎。
3. 养殖密度过高:密集养殖不仅影响鳗鱼生长,还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肠炎病的发生概率。
二、预防策略与措施
预防肠炎病的关键在于综合管理,
一旦发现肠炎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2. 药物治疗: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如黄连素、保卫素等,配合营养抗病素、益血康等活血物质。
3. 营养支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增强鳗鱼体质。
在佛山南海西樵地区,鳗鱼养殖以土塘养殖为主,肠炎病是该地区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管理,该养殖户的鳗鱼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肠炎病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养殖户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肠炎病的发病率,保障鳗鱼养殖的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