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镇冷水茭白与中华鳖养殖,探寻绿色生态农业奥秘
山后金村,一个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的美丽村落,以其独特的冷水茭白与中华鳖养殖而闻名。这里三面环山,拥有400多亩的中华鳖养殖水面,实行原生态放养,投喂内陆低值鱼、螺蛳、蚌肉、蚯蚓等天然饲料。
冷水茭白:绿色生态农业的瑰宝
冷水茭白是山后金村的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农业的重视,冷水茭白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茭农们从以前的难卖到现在的上门收购,价格也是节节攀升。今年每亩收入达到一万三,茭农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年份 | 每亩收入 |
---|---|
2015年 | 8000 |
2016年 | 9000 |
2017年 | 10000 |
2018年 | 13000 |
每亩套养100只中华鳖,食物足够,加上现在水质变好,小鱼虾又回来了,天然饲料更加丰富,基本实现原生态养殖。上半年,以每只13元的价格,购进了500只中华鳖苗。
琅琊镇山后金村基地拥有400多亩的中华鳖养殖水面,水源来自金华市饮用水源的金兰水库,是浙中规模最大的原生态中华鳖放养基地。借助“五水共治”的东风,琅琊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养殖品牌。
现在我做了一个规划,打算在茭白田建连栋钢管大棚,建立一个以茭鳖种养为基础的立体型生态农业模式,预计亩产效益将会更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注,绿色生态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在琅琊镇,冷水茭白与中华鳖养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大家带来更多相关资讯。
茭农收益显著,冷水茭白品牌叫响
在山后金村,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茭鳖共生应运而生。这种模式通过在茭白田里养殖甲鱼,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甲鱼吃虫,粪便养茭,既预防了病虫害,又提高了茭白的品质。这种共生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案例来源与时间节点
本案例来源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山后金村,具体时间节点为2017年至2021年。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山后金村的冷水茭白和中华鳖养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