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2018年螃蟹集中上市期,蟹价不跌反涨

秋风送爽,蟹肥黄满,正是螃蟹上市的好时节。然而,2018年的螃蟹市场却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在螃蟹集中上市期,蟹价不跌反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18年螃蟹集中上市期,蟹价不跌反涨

供求关系:平衡之中暗藏玄机

我们来看看供求关系。据专家分析,2019年螃蟹的供求关系较为平衡,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是,大闸蟹市场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使得大闸蟹的价格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年份 产量 需求量 价格变动
2018年 120,000 110,000 上涨
2019年 125,000 115,000 稳定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尽管产量有所增加,但需求量也在增长,供求关系基本稳定。那么,为什么2018年螃蟹价格会上涨呢?

节日需求:蟹价波动的新规律

社会整体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市场对大闸蟹的需求量,特别是对大规格螃蟹的需求。从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进入11月,母蟹的价格变动不会太大,公蟹品质提升后蟹价可能会波动,大规格的公蟹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在11月中旬过后,蟹价会缓缓回落。

中秋、国庆过后,各地螃蟹开启集中上市模式,而“大闸蟹在节后价格暴跌”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然而,今年这一规律似乎并不适用。10月30日,家住武昌区水果湖的马婆婆去市场上买螃蟹,此时的菜场,满眼皆是蟹。

成熟期滞后:螃蟹价格上涨的“幕后推手”

业内人士介绍,今年螃蟹成熟期较往年滞后,部分商家为了抢中秋市场,提前上市。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姚水生表示,中秋节前“小批量上市”也基本无望,今年阳澄湖大闸蟹预计在10月15日集中上市。

农都近江水产品批发市场办公室主任莫先生认为,节后螃蟹价格不跌反涨的本质原因是市场上的螃蟹。螃蟹价格在牛年刚开始几天打出了“牛价”,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3两公蟹和2两母蟹卖到了38元。

高温天气:螃蟹“瘦身”背后的故事

专家介绍,今年夏季连续高温天气,目前全省各地螃蟹开始批量上市,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地产蟹规格普遍要小一些,但价格却自国庆节开始便节节攀升。“去年,4两公2.8两母规格30元一只,今年能卖到38元。”在武汉市白沙洲水产品市场,前来贩蟹的李老板说,今年大蟹难求,价格也比去年高不少。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螃蟹养殖户们辛勤付出的结果。高温天气下,螃蟹生长缓慢,规格减小,但品质却得到了保证。这也是今年螃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8年螃蟹集中上市期,价格不跌反涨,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供求关系、节日需求、成熟期滞后、高温天气等,都为螃蟹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更加理性地消费。

市场风云:2018年蟹价逆势飞扬的背后

2018年,螃蟹市场犹如一匹黑马,逆势而上,价格节节攀升。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供求平衡:产量与需求的微妙关系

2018年螃蟹集中上市期,蟹价不跌反涨

阳澄湖大闸蟹:坚守品质,引领潮流

地产蟹:规格普遍缩小,价格却逆势上涨

为何年年大闸蟹的价格都会飙升?一方面,大闸蟹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较高的产品,其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规律的体现。另一方面,黄牛炒价、季节性需求等因素,也对大闸蟹价格产生了影响。

应对灾害:精准施策,助力蟹农渡难关

情况较为严重时,部分河蟹池塘每日死蟹达到2—10只/亩。为应对灾情,省农业农村厅向苏南、苏北等地分别派出专家组实地指导,全省各级2500多名水产技术人员也深入一线帮助蟹农精准施策。

南京市高淳区今年有河蟹养殖面积21.58万亩,放养蟹苗2.28亿只。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叶平介绍,螃蟹要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关键在于品质和规模。

国庆节后螃蟹上市量较前期更多,价格却不降反升。在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里,记者同样了解到,螃蟹价格在十一之前开始回落,黄金周期间的价格水平相对稳定。

未来展望:螃蟹市场前景广阔

进入11月,大闸蟹的热度本应渐渐冷却,但由于今年夏季的酷暑天气导致螃蟹大规模减产,多地的螃蟹比往年晚上市一个月。根据南京固城湖螃蟹市场11月的统计数据,螃蟹价格预计将保持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