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养殖肉牛母牛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关注母牛繁殖性能与健康管理

在肉牛养殖行业中,母牛的繁殖性能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养殖肉牛母牛的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旨在提升母牛的繁殖效率与健康水平。

养殖肉牛母牛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关注母牛繁殖性能与健康管理

一、母牛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

  • 遗传因素:选择优良品种的母牛,提高繁殖性能。
  • 营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确保母牛获得充足的营养。
  •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疾病发生。

二、母牛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

阶段 饲养管理要点
空怀期 保持母牛良好的体况,适当增加运动量。
妊娠期 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避免过肥或过瘦。
围产期 精心饲养,逐渐增加精料,但最大喂量不得超过体重的1%。
哺乳期 确保有足够的泌乳量,以满足犊牛的生长发育需求。
  • 优化饲料配方:根据母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搭配饲料。
  • 加强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疾病发生。
  • 提高繁殖技术:采用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成功率。

四、案例分析

  • 繁殖率提高10%。
  • 母牛产犊间隔缩短,平均每头母牛年产犊数增加1头。
  • 母牛成活率提高5%。

案例来源:某肉牛养殖场,时间节点:2022年1月。

五、结论

围产期是母牛生命中的重要阶段,必须精心饲养。基地在围产期逐渐增加精料,但最大喂量不得超过体重的1%。妊娠前6个月,饲养中上等膘情的母牛,供给充足的青绿饲草。怀孕的最后3个月,胎儿生长速度加快,增加营养需求量。

养殖肉牛母牛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关注母牛繁殖性能与健康管理

分娩后第1-2天,喂以容易消化的饲料,补喂40-60克硫酸钠,自由采食优质饲草,控制食盐喂量,不得以凉水饮牛。第3-4天,逐渐增喂精料,每天增喂量0.5-0.8公斤。分娩2周以后,日粮按标准喂给,逐渐加喂青贮、苜蓿等粗饲料。

哺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目标是确保足够的泌乳量,满足犊牛生长发育需求。通过标准化饲养,提高哺乳期犊牛的日增重和断奶体重。

怀孕母牛的饲养应以青饲料和青贮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每天每头怀孕牛补饲3公斤精料,每日饲喂3次。为了全面提升母牛繁殖效率,管理人员需采用科学化饲养管理技术,保障母牛养殖中获取充足养分,提高基本繁殖能力。

分群管理与体重控制

分群管理要根据牛群大小进行,相近年龄的牛尽量分群饲养。体重控制方面,每天保持600克左右的增重,12月龄体重不低于280公斤,18月龄体重不低于350公斤。

粗料:按体重2.5%计算,麦草、玉米秸秆或玉米芯、青贮以1:1:4混合,青绿饲草。 精料配方:玉米58%、麦麸14%、棉粕12%、菜粕11%、预混料5%;日饲喂精料:1-1.5公斤。

季节性调整

夏季保证供给充足的饮水,增加精料比例,补喂维生素类饲料;冬季增加能量饲料,饮水温度保持在12-16℃,不饮冰水。

通过以上详细的饲养管理措施,吉林某肉牛养殖基地在母牛繁殖健康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肉牛养殖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