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胡萝卜白绢病是胡萝卜根部病害,表现为根部腐烂

胡萝卜作为我们餐桌上的常见蔬菜,其根部病害对产量影响极大。其中,胡萝卜白绢病便是其中一种,它不仅导致根部腐烂,更严重影响着胡萝卜的产量。

胡萝卜白绢病是胡萝卜根部病害,表现为根部腐烂

胡萝卜白绢病症状及危害

症状 危害
植株根颈部地际处长出白色菌丝 初期地上部症状不明显,但严重时植株叶片黄化、枯萎
形成灰白色至黄褐色小菌核 降低胡萝卜商品价值,严重影响产量
肉质根组织软化,呈灰褐色 导致胡萝卜腐烂,失去食用价值

发病规律

胡萝卜白绢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菌核萌发后即可侵入植株,几天后病菌分泌大量毒素及分解酶,使胡萝卜基部腐烂。再侵染由发病根茎部产生的菌丝蔓延至邻近植株,也可借助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 农业措施:实行轮作,播种前深翻土壤,施用腐熟有机肥,适当追施硝酸铵。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并向病穴内撒施石灰粉。
  •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施药。可选用40%五氯硝基苯拌细土,撒施于植株茎基部,或25%三唑酮可湿粉拌细土,撒施于茎基部。此外也可用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0.5克的用量与少量细土混匀,撒于土表,或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倍液喷雾,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胡萝卜白绢病的发生率,保障胡萝卜的产量和品质。

胡萝卜白绢病是胡萝卜根部病害,表现为根部腐烂

除了黑斑病,常见的胡萝卜病害还有黑腐病、菌核病、软腐病。这些病害地上部表现症状各异,轻病株症状不明显,而重病株则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叶片中午萎蔫或逐渐枯黄,植株矮小,影响结实,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识别要点:主要为害地下部肉质根,田间或贮藏期均可发生。在田间地上部茎叶变黄萎蔫时,根部染病初呈湿腐状,后扩大,病斑形状不定,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肉质根组织软化,呈灰褐色,腐烂汁液流出。

胡萝卜白绢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其危害不容忽视。发病初期地上部症状不明显,但植株根颈部地际处长出白色菌丝,呈辐射状向四周 。菌丛上形成灰白色至黄褐色的小菌核,大小约1毫米。病情严重时,植株叶片黄化、枯萎,直接影响胡萝卜的商品价值和产量。

防治胡萝卜白绢病, 应从农业措施入手。实行轮作,播种前深翻土壤,对于南方酸性土壤,每667平方米可施石灰100~150千克,翻入土中。施用腐熟有机肥,适当追施硝酸铵。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并向病穴内撒施石灰粉。

此外,药剂防治也是关键。发病初期施药效果更佳,可选用的药剂有40%五氯硝基苯拌细土,撒施于植株茎基部,或25%三唑酮可湿粉拌细土,撒施于茎基部。也可用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0.5克的用量与少量细土混匀,撒于土表,或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倍液喷雾,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未来展望

胡萝卜白绢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需要结合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才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我们有望借助生物防治、生物农药等新型技术手段,更高效、环保地防治胡萝卜病害,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2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