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紫云英留种种植,需掌握适宜播种期、播种量、田间管理等要点

一、紫云英种植的意义

紫云英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肥和饲料兼用作物,其养分含量高,饲料价值优,不仅能够直接还田,还可以青贮作为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因此,了解紫云英的种植技术至关重要。

紫云英留种种植,需掌握适宜播种期、播种量、田间管理等要点

1. 选地与品种选择

紫云英喜温湿,怕干旱,忌渍水,因此应选择排水良好且具备灌溉条件的田块进行种植。同时,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纯度较高的良种,避免购买劣质种子。

留种田宜选择排灌方便、土质松软、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杂草少、运输方便的田块,如单季稻田和晚稻秧田,以缓解收种和早稻移栽时的季节矛盾。

3. 适当疏播

播种量控制在1.0~1.25公斤/亩之间,比以压青为利用目的的播种量要略少,以利于分枝,提高留种产量。成熟时每亩基本苗控制在18万左右,有效茎枝数35万左右,株高90~100厘米,每枝有效荚数1~15个,每荚粒数6~8粒,种子千粒重在3克左右,就能达到40~50公斤的目标产量。

4. 增施化肥

在播种前结合晚稻穗肥施用,一般亩施尿素4~6公斤。在第一真叶出现时,亩施钙镁磷肥3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在苗期和初花期喷施硼砂和钼酸铵各一次,可起到保化保荚、防止早衰和提高结实率的作用。

5. 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主要在开花结荚期,注意蚜虫、潜叶蝇、白粉病和轮纹斑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及时进行药物防治。 收种时间一般在全田有80%果荚变黑时进行。植株收获后运至晒场,边晒边脱荚,种荚晒干后可用碾米机进行脱粒,以提高功效。

三、案例分析

河南省光山县作为中国重要的产粮基地,通过紫云英混作,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通过科学管理,紫云英的产量可提高20%以上。

掌握紫云英的适宜播种期、播种量、田间管理等要点,是提高紫云英留种产量的关键。希望本文能为您的紫云英种植提供有益的参考。

管理要点 具体措施
选地 选择排水良好、具备灌溉条件的田块
品种选择 购买适合本地种植的纯度较高的良种
播种 适当疏播,控制播种量
施肥 增施化肥,喷施硼砂和钼酸铵
病虫害防治 注意蚜虫、潜叶蝇、白粉病和轮纹斑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及时进行药物防治
收种 适时收种,提高种子质量

在河南省光山县,紫云英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肥和饲料作物,其种植技术中的精准播种环节至关重要。这里的农户在播种时,会严格控制播种量,将其控制在1.0~1.25公斤/亩之间。这样的播种量较单纯压青利用时略少,有助于紫云英分枝,从而提高留种产量。据农学专业学生的报道,成熟时每亩基本苗控制在18万左右,有效茎枝数达到35万左右,株高在90~100厘米,每枝有效荚数在1~15个,每荚粒数在6~8粒,种子千粒重在3克左右,便能实现40~50公斤的目标产量。

紫云英的高效管理不仅关系到其生长状况,还直接影响着最终产量。在播种前,农户会结合晚稻穗肥施用,一般亩施尿素4~6公斤。当第一真叶出现时,亩施钙镁磷肥30公斤、氯化钾10公斤。此外,在苗期和初花期喷施硼砂和钼酸铵,能有效保障荚果成熟,防止早衰,并提高结实率。

紫云英留种种植,需掌握适宜播种期、播种量、田间管理等要点

病虫害的防治是紫云英种植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在开花结荚期,农户需特别注意蚜虫、潜叶蝇、白粉病和轮纹斑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此时,可使用蚜虱净、一片净等药物防治蚜虫,敌百虫、溴氰菊脂、叶蝉散等药物防治潜叶蝇,托布津、多菌灵等药物防治病害。

紫云英的收获时机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当全田有80%果荚变黑时,便是收获的最佳时机。植株收获后,需运至晒场,边晒边脱荚。种荚晒干后,可用碾米机进行脱粒,以提高效率。但需注意去除后门板和一些刀片,以免损伤种子。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紫云英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紫云英作为一种优质的绿肥和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新的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