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冬天蛋鸭养殖技术,关注保暖、饲料和疫病防控

随着季节的变迁,蛋鸭养殖也面临着冬季的挑战。如何在寒冷的冬季保证蛋鸭的健康和产蛋率,是每一个养殖户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从保暖、饲料管理和疫病防控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冬季蛋鸭养殖的攻略。

冬天蛋鸭养殖技术,关注保暖、饲料和疫病防控

一、保暖措施,确保鸭舍温度适宜

冬季气温低,鸭舍温度对蛋鸭的产蛋率影响极大。

  • 加强鸭舍的密封性,减少热量散失。
  • 在鸭舍内设置取暖设备,如红外线加热器等。
  • 增加垫料,如稻草、麦草等,提高鸭舍内的保温效果。
  • 定期检查鸭舍的保暖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科学饲料管理,保障营养均衡

  • 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如玉米、豆饼等。
  • 适当增加青绿饲料,如白菜、胡萝卜等。
  •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D、钙等。
  • 保持饲料的新鲜,避免霉变。
  • 加强鸭舍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
  • 严格控制鸭群的饲养密度,避免拥挤。
  • 及时接种疫苗,提高鸭群的免疫力。
  •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治疗。

四、案例分析:某蛋鸭养殖场的冬季养殖经验

措施 具体操作
保暖 在鸭舍内设置红外线加热器,并增加垫料。
饲料管理 增加玉米、豆饼等能量饲料,补充青绿饲料和维生素。
疫病防控 定期消毒,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及时接种疫苗。

通过这些措施,该养殖场在冬季的蛋鸭产蛋率达到了80%,养殖效益显著提高。

在冬季,淘汰低产蛋鸭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一步。某养殖户通过筛选,淘汰了老弱病残以及低产鸭,共计1000只,按照淘汰价格18元/羽计算,节省了1.8万元成本。

冬天蛋鸭养殖技术,关注保暖、饲料和疫病防控

蛋鸭补光技术,确保充足光照

冬季日照时间较短,鸭舍内光照不足,养殖户采用补光技术,在舍内离地面2米处,每10平方米挂一个25瓦的红灯,补充光照。补光时间一般在每天17时到20时,以及次日凌晨的4时到7时,确保每日光照时间不少于16小时。

为应对冬季蛋鸭能量消耗大的特点,养殖户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比夏秋季增加10%-15%,并保证充足的青绿饲料,如白菜、萝卜等。此外,在饲料中添加3%-5%的油脂,有助于提高产蛋率。

冬季,养殖户将鸭舍温度保持在10℃以上,并在每晚喂鸭后将鸭棚围严、围实,防止低温侵袭。同时,使用稻草或麦秸编成的草毡和塑料薄膜进行围挡,确保棚舍温暖。

疫病防控,确保养殖稳定

为预防疫病,养殖户每周对鸭舍进行消毒,发现疫病及时治疗。在饲料中添加钙质,如石粉和贝壳粉,以及确保维生素的供应,提高鸭群的抵抗力。

蛋鸭放养,增强鸭群活力

每日根据天气情况将蛋鸭放出鸭舍外,进行自由觅食、活动,以利于蛋的形成。同时,选择背风的地方放养,避免鸭群受凉。

添夜食,提高产蛋率

夜间气温较低,养殖户在夜间添喂一次温热饲料,提高蛋鸭的营养,有助于鸭子御寒,可提高产蛋率10%以上。夜间补料以玉米等高能量饲料为主,蛋白质不可过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