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葡萄挂果后,如何科学管理以保证果实品质和产量
作者:花田雅士•更新时间:2小时前•阅读3
在大棚内,湿度对葡萄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尤其是对催芽、坐果和果实品质。因此,加强葡萄挂果后的树体管理至关重要,
一、发育期温湿度管理
时期 | 白天温度 | 夜间温度 | 空气相对湿度 |
---|---|---|---|
果实发育期 | 25-28℃ | 16-18℃ | 50%-60% |
果实着色期 | 28℃ | 18℃以下 | 保持适宜 |
1. 施肥管理
- 幼果膨大期:追施氮磷钾2:1:1的复合肥,每株穴施50克左右。
- 果实生长第二高峰期:追施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每株30-50克。
- 整个果实发育期间:每10-15天喷1次叶面肥,前期尿素0.2%,后期磷酸二氢钾0.2%-0.3%。
- 灌水增湿,铺膜和通风换气降温。
- 浇水要根据土壤、气候和葡萄生长等情况而定,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 及时处理葡萄的副梢、卷须。
- 果实着色以前,打掉结果新梢基部的老叶3-4片。
- 果实开始着色时,对主蔓或结果枝基部进行环剥处理。
- 葡萄采收后,剪掉结果枝,改善光照条件。
- 顺穗:将果穗顺理在架下或架面上。
- 摇穗:轻轻晃动果穗,摇落干枯和受精不良的小粒。
- 拿穗:使各分枝和果粒之间保持一定的顺序和空隙。
- 疏果:去掉果穗上过多的果粒,使剩余的果粒膨大。
五、病害防治
- 主要病害:白腐病、炭疽病。
- 坐果后2周左右喷1次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 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每10天左右熏蒸1次。
通过大棚葡萄挂果后,如何科学管理以保证果实品质和产量?的背景,我们引出大棚葡萄管理:品质与产量双提升策略。
提升大棚葡萄品质,打造高效管理典范
在大棚葡萄的整个生长周期中,温湿度管理是关键。以某地区为例,葡萄果实发育期,白天温度需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保持在16-18℃,避免极端温差影响果实品质。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二、科学施肥,助力葡萄丰产增收
施肥管理是提高葡萄产量的重要环节。以某葡萄种植户为例,在葡萄幼果膨大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株穴施50克左右。在果实生长第二高峰期间,追施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每株30-50克。同时,每10-15天喷1次叶面肥,前期可喷尿素,后期喷磷酸二氢钾,确保葡萄营养均衡。
三、新梢与果穗管理,塑造优质葡萄形态
新梢管理要适时打掉老叶,促进果实着色和成熟。对主蔓或结果枝基部进行环剥处理,将营养截留在地上部分,保障果实生长所需的养分。果穗管理方面,进行顺穗、摇穗、拿穗、疏果等操作,确保果粒发育均匀,提高果实品质。
葡萄果实发育期主要病害有白腐病、炭疽病等。以某葡萄种植户为例,坐果后2周左右喷1次杀菌剂,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之后每半个月喷1次,交替使用福美双和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