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夏大豆苗期管理是确保大豆高产的关键环节

夏大豆,这个季节的农业宠儿,其苗期管理如同孕育一颗颗未来的豆粒明珠。在这个阶段,科学管理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确保大豆高产的关键,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夏大豆苗期管理是确保大豆高产的关键环节

一、中耕除草,促苗早发

中耕除草,看似平凡,实则蕴含着农业智慧的精髓。它能减少杂草对养分的消耗,切断土壤毛细管,起到保水的效果。同时,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对旺长的植株,适量切根能控制旺长。中耕是促苗早发,培育壮苗,防倒伏的重要措施。

中耕次数 时间节点 目的
3次 齐苗后、大豆苗高10厘米左右时、大豆初花期 破除麦茬,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根瘤菌发育

二、看苗施肥,控旺促弱

大豆苗期追肥,一定要根据苗情而定。控旺促弱,以免旺长,影响开花结果,出现倒伏,导致减产。高肥土地的壮苗,适当蹲苗,控制生长,可以中耕3-5厘米,破坏表层根系,促进主根下扎,防止后期倒伏。

三、大豆喷施叶面肥,增产效果显著

苗期、花荚期、饱粒成熟期,喷施叶面肥,补充磷钾和大豆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硼、钼等,有利于促进大豆结荚多,结饱荚,并能延缓根系和功能叶衰老,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

四、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促苗全苗壮

苗齐是高产的必备条件。大豆出苗后,应抓紧查苗、补苗,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或移苗补栽,保证不空苗,不缺苗。

夏播大豆播种后,由于天气原因,常遇暴雨、冰雹等,表土板结,出苗困难。破除板结最好是在土表发白,表层土壤稍干的时候进行。

在晴天傍晚叶面喷施0.3%磷钾源库+0.1%硼源库+0.1%钼源库,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促进多开花多结荚。

来说,夏大豆苗期管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实践、去。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技巧,才能在大豆种植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收获满满的丰收喜悦。

大豆苗期管理:关键步骤解析

在夏大豆的种植过程中,苗期管理是确保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在这个阶段,大豆的根系尚未形成根瘤,因此适当的氮肥施用至关重要。例如,在每亩土地上追施10公斤尿素或复合肥,有助于促进幼苗的早期生长和健壮。

夏大豆在鼓粒成熟期对水分极为敏感。如果遇到干旱,可以结合浇水,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300倍液,以补充养分并养护根系和叶片。此外,使用0.5%尿素与0.3%磷钾源库的混合液喷施,可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移,从而增加产量。

夏大豆苗期管理是确保大豆高产的关键环节

在苗期,杂草会与大豆竞争养分,影响生长。因此,除草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使用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药剂进行茎叶喷雾,有效控制阔叶杂草。同时,中耕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它能减少杂草生长,切断土壤毛细管,起到保水作用,同时促进根系发育。

在复叶期,进行掐尖摘心操作,这有助于增加有效分支,改变株型,降低株高,调节群体大小,增强抗倒伏能力,从而实现高产目标。

夏大豆苗期管理中,查苗补苗、间苗定苗是关键环节。通过拔除成堆、弱苗、病苗等,留下壮苗,实现合理密植,确保苗齐、苗匀、苗壮。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产量,还能增强大豆的抗病虫害能力。

对于土壤肥力较差的大豆,应及早追肥、浇水,避免水肥不足。如果生长过旺,可以喷施生长调节剂,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减少落花落荚。一般亩用15%多效唑40克,对水30kg喷雾。

为提升夏大豆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了《2019年全省夏大豆生产技术意见》,强调了包括宽幅间作、优质品种、免耕精播、节水省肥、绿色防控、机械收获等六个关键生产环节的提质增效技术推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0416.html